国补 来了!第三批690亿元资金下达
23岁的彭毅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像一株蓬勃生长的白杨。阳光落在他年轻的脸上,映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时的他不会想到,十几年后,这幅画里会闯入一个46岁的身影,带着岁月的痕迹,也带着穿透时光的温柔,将他的人生轨迹引向一条无人预料的路。更不会想到,这条路会铺满质疑与压力,却最终开出了令人羡慕的花。
故事的开端,藏在一场寻常的徒步里。那是朋友攒的局,说是要去城郊的青山走走。队伍里有说有笑,彭毅精力旺盛,眼尖地看到几位年长的队友有些吃力,便主动跑前跑后。
就在他忙着照应大家时,一个安静的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林慧,46岁的她站在人群里,不算最起眼,却自有一份沉静的气质。队伍行至半山腰的观景台,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这张拍得真好。"彭毅忍不住走过去,语气里满是真诚的赞叹。林慧转过头,对他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盛着阳光:"不过是碰巧抓住了它抬头的瞬间。""您太会捕捉细节了,这些画面里有故事。"彭毅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找到了知音。林慧被他的热情感染,也打开了话匣子。他们从摄影技巧聊到喜欢的摄影师,从光影构图谈到对生活的理解。
"您看起来这么有活力,完全不像......"彭毅话说到一半停住了,怕失了分寸。林慧却坦然一笑:"不像46岁,对吗?我这个年纪,说起来也算经历过不少事了,还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彭毅愣了一下,不过话题还在继续。之后他们开始像约定好一般,周末一起去城市周边的山上采风,清晨去公园拍晨练的老人,午后找一家安静的茶馆,对着窗外的雨丝讨论新构思的照片集。那一刻,彭毅忽然觉得,在她身边,自己像个被妥帖照顾的孩子,能卸下所有防备。
而林慧看着彭毅,也常常会恍惚,这个年轻人身上有她许久未曾见过的朝气。和他在一起时,她总觉得自己也跟着年轻了几岁,那些被过去的婚姻磨出的疲惫,被生活压出的沉重,都在他的笑声里慢慢融化。
两颗原本孤独的心,就在这样一次次的相处里,像两株慢慢靠近的植物。彭毅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和林慧相处的时光,她的沉稳像锚,能让他在年轻人的迷茫里找到方向;林慧也发现,自己会下意识地在手机响起时期待是彭毅的消息,他的朝气像阳光,照亮了她曾经灰暗的日子。
展开剩余64%但这份靠近很快就被现实撞得生疼。他们的频繁往来没能逃过朋友和家人的眼睛。彭毅的父母第一次听说林慧的存在时,几乎以为儿子疯了。"她比你大二十多岁!还有过婚史!你到底图什么?"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父亲则把他的相机摔在沙发上,"你要是敢跟她在一起,以后就别认我们!"
朋友也觉得他不可思议:"彭毅,你是不是被什么迷了心窍?23岁的小伙子,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非要找个能当妈的?"林慧那边的压力更大。她的儿子已经成年,得知母亲和一个比自己还小的男生走得近,第一反应是愤怒:"妈,你能不能清醒一点?他比我还小几岁,你们怎么可能有未来?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家?"
那些反对的声音像冰雹一样砸下来,让两人都陷入了沉默。过了几天后,他给林慧发了条信息:"我想明白了,年龄只是个数字,它衡量不了感情的深浅。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是你的温柔,你的智慧,你的眼睛里的光。这些,和年龄无关。"
林慧站在窗边,看着楼下那个倔强的身影,眼泪忽然就流了下来。这些天,她刻意回避,假装听不懂他话里的暗示,其实不过是怕了——怕再次受伤,怕世俗的眼光,怕耽误了这个年轻的孩子。可此刻,看着他在雨里站得笔直,想起他说"重要的是此刻我们彼此需要",她心里的防线终于彻底崩塌。
是啊,为什么要用年龄和过去的经历,来否定眼前真切的温暖呢?
2016年的秋天,他们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没有盛大的排场,没有双方的长辈,只有寥寥几位始终支持他们的朋友。彭毅穿着熨帖的西装,林慧穿了一条素雅的米白色连衣裙,手里捧着一束用相机胶片包扎的向日葵。交换戒指时,彭毅看着林慧的眼睛,声音不大却格外清晰:"以前我觉得未来是规划出来的,现在才知道,未来是和对的人一起走出来的。"林慧的眼泪落在戒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婚后的生活,比他们想象中更充满烟火气,也更充满默契。他们决定把共同的爱好变成事业,创办了一家摄影与旅游结合的工作室——带着客户去风景优美的地方,一边旅行,一边为他们拍下最自然的照片。
反对的声音并没有立刻消失。彭毅回家过年时,父母依然对他冷着脸;林慧去参加儿子的生日宴,亲戚们的目光总带着异样。但他们没有被这些打倒,只是更用力地把日子过好。彭毅学会了在林慧累的时候,默默做好晚饭;林慧则会在彭毅因为技术瓶颈烦躁时,拉着他去江边散步,听他吐槽,等他平静。
他们的照片里,开始有了彼此的身影——彭毅举着相机的侧脸,林慧整理客户资料时的专注,夕阳下两人并肩走在铁轨上的背影......那些照片里没有刻意的摆拍,却藏着藏不住的爱意。八年时光,像指缝里的沙,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彭毅31岁了,脸上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成熟,却依然会在看到林慧拍的照片时,眼里闪着当年的光。林慧54岁了,眼角的皱纹深了些,却依旧精神矍铄,说起新的旅行路线时,语气里满是热情。他们的工作室早已搬出了那个小房间,在市中心有了一间明亮的店面,墙上挂满了这些年拍的照片,慕名而来的客户络绎不绝,尤其是那些想拍"有故事的婚纱照"的新人,都说在他们的镜头里,能看到爱情最本真的样子。
彭毅的父母终究还是松了口。去年春节,母亲第一次主动给林慧打了电话,问她"年货备够了没有";父亲虽然话不多,却会在彭毅出差时,悄悄给林慧送些自己种的蔬菜。林慧的儿子也渐渐理解了母亲的选择,有次工作室忙不过来,他还主动过来帮忙搬器材,临走时对彭毅说:"我妈跟你在一起,确实比以前开心多了。"
那些曾经尖锐的反对声,早已被岁月磨平了棱角,渐渐消失在日常的烟火气里。
有人问过彭毅,后悔吗?放弃了世俗意义上"匹配"的姻缘,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彭毅总是笑着指给对方看墙上那张他们的合照——照片里,林慧站在一片向日葵花田里,彭毅蹲在她身边,两人都望着镜头外的某个方向,眼里是一样的温柔与坚定。"你看,她笑得多好看。"他说,"年龄、过去、别人的眼光......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让彼此成为了更好的人。"
林慧也被问过同样的问题。她会泡上一壶茶,慢悠悠地说:"年轻时觉得,爱情是轰轰烈烈的誓言;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爱情是柴米油盐里的体谅,是风雨同舟时的扶持。彭毅让我知道,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勇敢地去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夕阳透过工作室的窗户,落在他们相握的手上。彭毅的手年轻有力,林慧的手温暖粗糙,却紧紧地握在一起。窗外车水马龙,人间喧嚣,而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
他们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或许正是因为它打破了太多"常规"。没有同龄人的匹配,没有共同的子女,没有世俗意义上的"保障",却有着最扎实的幸福——是清晨醒来时身边温热的身体,是遇到难题时递过来的一杯热茶,是看着对方眼睛时,那份"幸好有你"的笃定。
就像彭毅当年说的那样:"年龄差距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此刻我们彼此需要。"而他们用八年的时光证明,真正的爱情,从来不受年龄、身份、过往的束缚,它只关于两个灵魂的相互吸引,关于在漫长岁月里,愿意为彼此付出的勇气与坚持!
帮我介绍一下达州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渠县、宣汉县、开江县,代管省辖万源市,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8万居全省第3位,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 达州是中国“汉阙之乡”和“苎麻之乡”,是全省重要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是四川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川东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合部的商贸中心。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达州上古属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达州是原达县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设立达川地区,1999年撤地成立达州市。 达州曾养育过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著名思想家唐甄等一代名流。 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走出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 交通便捷,商贸活跃。 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河市机场复航后可直达成都、武汉、西安、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达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2小时以内就直通重庆,到成都也仅需3个半小时;达陕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建设,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 今日达州,已建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 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达州聚集,同时由于达州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达州已成为全省五大二级物流中心之一,商贸流通十分活跃。 资源富集,物产丰饶。 全市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8种,天然气、钾盐、石灰石、煤、石膏、富钾卤水、硫磺矿、锂、锶、锰、钒等,储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储量高达1.5万亿立方,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 工业基础较好,已形成天然气、煤电、化工、冶金、建材、医药、食品、纺织等支柱产业,培育了达钢集团、华蓥电力、达竹煤电、华川汽车、川东电缆、川环橡胶、地奥天府、美好塑业、智鹏麻业、金桥麻业等一批优势企业。 达州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加工增值潜力很大,是全国、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畜禽、苎麻、茶叶、中药材生产基地,灯影牛肉、巴山雀舌、东汉醪糟、大竹苎麻、渠县黄花、开江银杏和油橄榄等享誉巴蜀内外,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山川秀美,生态宜人。 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A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 各种自然、人文景观精彩纷呈。 宣汉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堪与“三星堆”媲美,开发潜力极大;渠县汉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万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壮丽,幽深高远,有“川东峨眉”之美称;宣汉百里峡,风光秀丽,曲折幽深,不是三峡胜似三峡;大竹五峰山竹海绵连万余亩,相传为“天下竹林之根”;达县真佛山庙群是集“佛教、儒教、道教”合一的宗教胜地。 诚信政府,服务优良。 全市制定和完善了鼓励外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实施“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全程帮办、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制度,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重商、亲商、护商、爱商的政务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商机无限,前景美好。 当前,达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大力弘扬“指导思想求实、工作作风务实、工作效果讲实”的“三实”精神,认真落实“想干事、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四干”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实施“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在未来3—5年内投资300亿元,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倾力打造中国西部的“天然气煤电化工基地”。 达州是改革开放的热土,达州是投资兴业的乐园;达州商机无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美好。 开放的达州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到达州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明天。 商贸繁荣兴达州近年来,达州市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实施“流通兴市”战略,夯实市场基础,培育市场主体,打造舰队,集聚商气,努力构建秦巴地区商贸中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4.4亿元,增长15.2%,增幅居全省第2位。 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2.2亿元,同比增长15.8%;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2.2亿元,同比增长14.5%。 达州区位优势突出,商品辐射能力较强,人气旺盛。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接合部,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近年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210、318国道纵贯全境,渠江航运通江达海,达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河市机场将于年底复航,达州已发展成集水陆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 邮电通讯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独特的区位、交通枢纽和通讯优势,促进了商品的辐射能力的显著增强,目前已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涌入达州,上海上联集团、香港南益集团、北京全赢、台湾德克士等企业纷纷入驻达州谋求发展。 去年以来,达州大力实施“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的“24字”发展思路,商贸流通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达州积极构建个体私营为主的商贸流通生力军,形成了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多渠道、少环节竞相发展的商品流通新格局。 2003年,民营企业实现零售额55.8亿元,占市场份额的59.1%,增长24%,比200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各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营销创新,连锁经营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各种形式的便民连锁店、连锁超市、专卖店加盟连锁等竞相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已开始进步。 目前,全市连锁网点1600多个,2003年全市连锁企业零售额实现20.5亿元,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 全市重点培育了烟草公司、中油集团达州分公司、达州商业集团、天泰医药集团、金属材料公司、鑫侬供销集团、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中贸粮油总公司8个骨干商贸企业,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实现税利1.09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9.7%,6.2%。 商品市场发展方兴未艾,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体系。 2003年底止,全市有各类商品市场563个,经营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外贸自营出口也有了新的发展,出口产品除纺织品类和食用肉类两大主体产品外,已拓展到机电产品、中药材、家具等产品,2003年外贸自营出口额达到1030万美元,比2002年增长36.1%。 农业产业化谱新篇达州,自古以来就是四川农业大市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达州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03年,达州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位居全省第二位,肉类总产量、乡镇企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3元,比上年增加130元。 达州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加工增值潜力巨大。 宣汉的黄牛奶牛、万源的旧院黑鸡和板角山羊、开江的白鹅等家禽独具特色,大竹的苎麻、渠县的黄花、达县的蚕桑、万源的富硒茶和两耳一菇(黑耳、白耳、香菇)、宣汉的地道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久负盛名。 近年来,达州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一是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全市农村专合组织共有1426个,其中16户获“省百强农技协”称号,资产总额达3.2亿元,年经营收入20亿元,带动农户31.8万户致富。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 全市共有龙头企业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 今年1—5月,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6.45亿元,实现税金5564万元。 三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目前,全市粮经播面比达到65:35,农产品综合优质品率达到48%。 四是重点培育支柱产业,建设商品基地。 全市发展苎麻、肉牛、茶叶、油橄榄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建设“优质粮油、畜禽、苎麻、茶叶、果品、中药材”等六大商品基地。 全市现已建成全国肉(奶)牛基地县3个、全国油料基地县1个、省级苎麻基地县2个、省产茶大县2个、省瘦肉型猪基地县5个、省水禽基地县3个,渠县黄花、柑桔基地被确认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竹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中国苎麻之乡”。 五是积极推进劳务开发。 达州始终把劳务开发工作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1—2003年,全市年均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08万人,年均劳务收入30亿元以上,全市农民年人均劳务收入600元以上。 天然气开发备受青睐达州市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储量达1.5万亿立方米,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 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组建的川东北气矿和中国石化集团西南分公司进驻达州,全面负责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与管理及终端市场开发等工作。 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宣汉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抓好天然气资源开发,以更大的勇气,更务实的作风,更优惠的政策,更灵活的举措,积极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营造出了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政务环境,全力打造四川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开明和诚信吸引了两大石油国企公司在宣汉上100亿元的投资。 中石化集团西南分公司计划总投资56.2亿元开发天然气,其中天然气净化厂投资15亿元。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宣汉投资25亿元建罗家寨净化厂,第一期工程投资13亿元,2007年1月正式竣工投产,建成后日处理含硫天然气600万方,年外输天然气16.6亿立方米,年产硫磺30万吨。 第二期工程投资12亿元,2009年投产,年外输天然气15亿立方米,年产硫磺26万吨。 该厂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日处理能力最大、处理含硫量最高的净化厂。 同时,还将投资近50亿元,开发其它几个气田。 今年3月,香港明伦集团看好宣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投资10亿元在宣汉建立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年产40万吨甲醇”项目已正式动工修建。 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万元,投资利润率13.45%,投资利税率23.6%,投资回收期(税后)7.31年。 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达州市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势,进行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该市建设天然气化工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达州天然气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必将带动和促进达州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达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文化光彩夺目达州古时称“通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红军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具备建设和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是川东旅游类型齐全和高品位旅游资源大市。 目前,全市有国家AA级旅游区3处(达县真佛山、宣汉百里峡、渠县龙潭—汉阙),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大竹五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达县真佛山、宣汉百里峡、万源八台山—龙潭河、渠县龙潭—汉阙),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宣汉百里峡、万源花萼山),省级森林公园4处(达县铁山和雷音铺、渠县大坡岭、宣汉观音山)。 达州历史文化古老厚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渠县汉阙和宣汉罗家坝遗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 宣汉罗家坝遗址,距今3000—4700年,33号墓坑凸现巴国王侯踪迹,是目前面积最大的先秦文化遗址;渠县冯焕、沈府君等7阙(称汉阙之乡),是我国最大的汉阙群,以艺术精湛而著称于世,引起了中外历史学家和汉学家的广泛关注;达县真佛山,一佛寺双塔刺破云天,是集“儒教、佛教、道教”合一的宗教胜地。 达州是革命老区,以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王维舟纪念馆、张爱萍故居为代表的红色遗迹,生动再现了当年徐向前、李先念、王维舟、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血与火的战斗历程。 达州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渠县三汇彩亭,踩高跷、杂技、戏剧于一炉,堪称中华一绝;通川元九登高、巴山薅草锣鼓、大竹唢呐、巴山民歌等蜚声巴蜀内外。 城市面貌展新颜达州市在推进“三个转变”过程中,始终把经营城市作为重点,植入新观念,创新经营思路,突出和彰显达州自身的特点,使达州旧貌换了新颜,2003年全市经营城市收入实现8.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2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名。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4%,其中,中心城区完成投资1.13亿元,其他各县(市、区)完成投资1.57亿元。 市本级经营城市收入.6万元。 为了弥补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达州人广辟城建融资渠道。 按照“加快三个转变,推进三化进程”的总要求,全市上下创新了经营城市理念,坚持把凡是可以用市场经济规律经营的政府资源全部纳入经营城市的范畴,全方位推进了城市土地、矿产及水、气、污水处理、城市出租车、公交线路经营权等城市公益性事业、公共资源经营。 成功推出了城区1053辆出租车经营权公开竞卖,实现竞卖收入8074万元;对市给排水总公司、市燃气总公司、市电力公司、市污水处理厂等几家公用企事业单位实行整体出让,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强力推进,达州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3年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18.8%,2003年底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35万人,与2002年底相比,建成区面积增加3平方公里左右,城市人口增长了3万人左右,中心城市扩张进入加速期。 达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抓住机遇,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把达州建成人口50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城市。
7月有国补吗
有,7月有国补。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6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7月下达,此前前两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按计划分别于1月、4月下达,此次第三批资金下达后,后续还有部分资金将于10月下达。
7月国补情况如下:资金下达方面,国家发改委明确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后续还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地方也会相应配套和自行安排资金。 政策延续上,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仍为2025年12月31日,此前暂停是阶段性的,7月起第二轮补贴开启。
覆盖品类及补贴标准:家电一级能效产品补贴20%,最高补2000元;二级能效补15%,最高1500元,空调每户最多补3台。 手机数码6000元及以下机型补贴15%,最高500元;高端旗舰机在京东“手机588”平台有专属补贴。 新能源汽车报废旧车换新车最高补2万元,置换更新补1.5万元,申请审核约45天,最晚10月前提交材料。
领取方式:线上可在电商平台以旧换新专区下单,自动抵扣补贴;线下可在门店购新机时凭旧机折价,叠加国补。
部分地区情况:重庆、江苏、湖北预计7月第一波重启申领入口;广东深圳、东莞线下渠道未关停,可在本地门店正常用补贴。
注意补贴“先到先得”,部分省市额度9 - 12月可能提前用完,建议家电11月底前下单,汽车10月前完成申请。
国补恢复时间2025年几号
2025年国补恢复时间为7月,部分地区开始时间有所不同
2025年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明确第二批1380亿元资金于7月正式重启投放,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 不同地区国补恢复的具体时间存在差异。 其中,重庆已于7月1日0点重启家电、汽车、家装补贴申领通道;江苏在6月底恢复“每日10点抢券”模式;湖北则在6月中旬就已恢复补贴申领。
此外,关于其他类型的补贴时间,粮食补贴分三批次发放,首批次4月至5月(东北、华北地区),第二批次6月至7月(华东、中部地区),第三批次8月至9月(西南、西北地区)。 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部分地区可能因补贴额度紧张提前至12月中旬截止,7月、10月分别下达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支持以旧换新的中央资金。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307f19fea4da7c51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