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炒菜 为什么刘强东要 亲自
原标题:为什么京东要“亲自”来炒菜?
刘强东在6月沟通会上透露过,不靠卖饭菜,京东外卖要靠“供应链”赚钱。这个与美团“不同的商业模式”,终于显露了真容。
7月22日,位于北京东城区长保大厦内一楼的“七鲜小厨”门店正式开放营业。从媒体发布的现场照片来看,店内配备了多台炒菜机,主打新鲜现炒,以外卖、自提两种形式销售。
这一门店也已经进驻京东APP秒送频道,该店上线了28件菜品,包括小炒、意面、盖饭、烧烤等,单件商品折后价格集中在12元~18元区间。
以此店为契机,京东宣布,将会在3年内投入超百亿资金,在全国范围建设超过10000家七鲜小厨。而且,他们还会投入10亿现金,启动“菜品合伙人计划”,面向全国餐饮品牌与个体厨师,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
在这些品牌和厨师竞选胜出、成为每道菜品的合伙人后,可直接获得100万元现金保底分成,后续该菜品的销售分成上不封顶。具体分成多少,京东并未公布。
根据观点网,京东表示,只要消费者有需求,七鲜小厨不排除入驻其他平台,并强调该模式不与餐厅及外卖平台竞争,亦不限定单一平台经营。
七鲜小厨的负责人刘斌将七鲜小厨定位为“品质餐饮制作品台”,并将其视为“餐饮外卖市场15年以来最大的供应链模式创新”。他对36kr表示,七鲜小厨的目标是,“和优秀的餐饮商家一起,从‘幽灵外卖’、‘黑外卖’手里夺回本属于他们的生意。”
刘斌在媒体沟通会上强调,他们不是二房东,不是简单地租一个地方,让品牌自己运营、自负盈亏。
七鲜小厨“向前一步”参与到了食材供应链环节,后续的租金、选址、人力、运营成本都由京东负责,餐饮商家只需要提供菜品开发。
这种模式更像是一种让消费者放心的“现炒预制菜”。
调味品、米面粮油,可以复用京东现有优势,用中粮、中盐、益海嘉里等大品牌。
肉类和净菜,则由工厂端完成洗切和集中生产、密封包装,京东会进行严格的出厂检测,用冷链运输配送到门店。具体的制作过程,则是根据菜品合伙人的菜谱,来制作出餐。刘斌解释,在门店省去了洗切配环节,能从源头上规避传统餐厅容易出现的卫生问题。
针对幽灵外卖,他们将产品定价为10-20元“吃饱一顿饭”,并且在选址时会更多选择幽灵外卖订单密集的地区开店。
刘斌非常强调七鲜小厨希望通过改进供应链,来做增量市场。“我们希望竞争的市场,绝不是客单价在30元、50元以上的正餐餐厅”。七鲜小厨也会考虑合伙人的老店布局,帮助他们做增量,“而不是抢夺存量生意”。
这多少听起来有点让人疑惑:和幽灵外卖一样的价格和选址,还需要这么多知名餐饮品牌加入,京东自己下场做菜,真的能赚到钱吗?
供应链的生意,有那么好做吗?
7月23日下午,京东官方微信号发文解读了七鲜小厨的运营模式。
京东称,七鲜小厨定位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并认为是餐饮外卖市场15年来,最大的供应链模式创新。
作为餐饮制平台,七鲜小厨与餐饮商家的关系是,先面向餐饮商家、个体厨师进行菜品招募,一起研发好吃的菜品,上线到七鲜小厨;再通过七鲜小厨把菜品卖到全国各地,菜品合伙人能持续享受到销售分成,获得更多的销售和利润。
“这个模式,我们和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朴大叔拌饭等商家聊下来,大家都非常认可。”
文中称,七鲜小厨的食材都是预制的,已经洗净切好,开袋现炒。
这个操作很容易联系到十年前中餐连锁曾经很火的一个概念,中央厨房。很多知名餐饮料连锁企业都做尝试,但没几年就发现,中餐要走通这个模式很难。
这次出现在七鲜小厨合伙人名单中的嘉和一品,在只有几十家门店的时候,就开始尝试做中央厨房。
2012年,嘉和一品投资1.5亿建成第三代智能化中央厨房,产能可支持300-500家门店,问题是几年后,嘉和一品的门店数也只有百家左右,产能严重过剩。
2016年,嘉和一品把中央厨房资产卖给了新希望六合,此后嘉和一品的中央厨房开始为商超和其他餐饮品牌提供代加工服务。
单一品牌做供应链尝试的成功案例不多,大家熟悉的也只有海底捞和9毛9。
不过,就算有海底捞一千多家门店支撑,其供应链公司颐海国际去年营收也只有65.4亿元。
旗下有多个品牌的9毛9没有把供应链公司剥离,去年其加上门营收的总营收首破60亿。
对于京东来说,这个业务的前景显然不够大。
一位餐饮连锁企业创始人曾对20社说,这种投资供应链的工厂模式餐饮连锁,很快就会陷入供需矛盾中。
和高度标准化的肯德基、麦当劳不同, 中餐连锁最大的问题就是门店数量达不到工厂的产能需求。
麦当劳目前在中国的门店数字已经超过7000家,而海底捞全球门店总数也只有1368家。
七鲜小厨背靠京东外卖的流量,以及在不同地区,集合不同餐饮品牌的经营模式,确实可以突破过去单品牌工厂模式的供需求矛盾。
不过,对于互联网公司,这个业务模式实在过于复杂,又过于“捡钢镚”。
七鲜小厨对京东有什么意义
京东杀入外卖,最开始的旗帜就是声讨幽灵外卖、低劣餐饮。这是平台型外卖的痛点。这场舆论声讨,对带动京东外卖业务,事半而功倍。
京东指责美团“幽灵外卖”,来自京东黑板报
而这个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的京东特色自营外卖,同样是抓着这个点。对京东而言,“七鲜小厨”是一个形象工程,承担着提升平台整体形象、履行刘强东“品质”承诺的使命。
京东黑板报称,想“通过市场化的竞争,让幽灵外卖在这个行业里彻底出局”,而答案就是亲自下场,自营,抢占幽灵外卖的生态位。
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有自己平台特色的供给。
要知道,京东上一波补贴活动,冲单的主力是连锁茶饮店。这是一种供给溢出的社会基础设施,消费不分严格时段。而餐饮品类,有更明显的波峰波谷,人们集中在早中晚摄入正餐热量。这部分供给的丰富性和稳定性,京东还差美团、饿了么一大截,是需要长期深耕的。
而有了能占领用户心智的供给,才能够不靠补贴,给平台带来稳定的基础单量,维持骑手和外卖系统正向运转。
而七鲜小厨的价格定位,“10-20元吃饱一顿饭”,更是非常明显,对打的目标就是拼好饭。
点开美团拼好饭的主页,如今首页推荐流出现的大都是品牌连锁店的餐品,包括蜜雪冰城、农耕记、南城香、夸父炸串等等,价格普遍在10-20块区间。这跟美团拼好饭最新推出的一个“万家品牌”计划有关,联合品牌商家设计、定制套餐。
可以看到,在“低价+放心”这个竞争点上,平台之间的竞争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此前美团还推出了“浣熊食堂”,本质上也是要做食材供应链+品牌餐饮+明厨亮灶。但美团的模式依然是平台型,经营实体是入驻的各个商家。最“重”投入的部分,就是对“可视可溯”的投入了。
浣熊食堂号称要建1200家,从去年12月试点至今,全国也就只开了10家左右。
而京东的“七鲜小厨”,要比这些都“重”得多。
首先是供应链。美团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快驴做供应链支持,而京东虽然有冷链物流、七鲜超市生鲜等积累,在餐饮生鲜供应链这块,也是新手。就像京东快递和外卖配送一样,别看只是半天和半小时的区别,组织、业务形式需要从头重构。
其次,选址、开店、运营全盘自营,这相当于在已经供给非常过剩的市场,一家家去拓新店。店铺成本、人员成本会越来越高。对了,按照京东承诺,还要避开合作商家的门店。这又增加了开店难度。
“万店”的目标太过远大。目前国内的万店品牌,蜜雪冰城、华莱士、肯德基、麦当劳、绝味鸭脖、正新鸡排、瑞幸,没有一家是中式正餐。共同的特点是供应链复杂度低、客单价不高。七鲜小厨的万店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难的利益平衡问题。在当下,包括餐饮的各类供给,都大于需求,因此平台携用户以令上游,甚至自己吃掉全产业链,能够执行。但是,平台做为裁判,下场做运动员,这种行为往往是为业内诟病的。京东需要平衡好这一点,警惕口碑反噬。
而如果顺利,外卖自营业务在整体盘子中扮演一个模式探索者和鲶鱼的角色,是最理想的结果。
京东和淘宝,是哪个比较好呢?
京东比较好。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质量方面
京东主要也分两块,一块是自营,另一块是第三方卖家,相对来说,自营就是京东自己组织货源或者厂家仓储直销的,质量一般可以放心,京东自营不会卖假货来砸自己招牌。
而京东爆出假货那种基本是属于第三方卖家所为,一般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个分别,所以锅只能是京东自己背了! 而京东的第三方类似天猫的性质,所以说,从商品的质量可靠性来说,京东明显超过淘宝!
2、商品价格方面
价格方面京东就没有优势了,特别是自营商品,明显比淘宝的贵,相同的商品,只要你有一双慧眼,那在淘宝上买自然比京东便宜,而京东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的价格和同店铺在淘宝平台上比也没有任何优势,不过京东的活动比较多,经常有满减券送,活动期的商品组合优惠券有时候也比较便宜!
3、商品售后方面
这一点毫无疑问,京东强很多,不过还是要区分自营和第三方卖家,第三方卖家基本和淘宝也差不多,而京东自营的售后应该是国内最好的,京东的7天无理由退货。
4、物流速度方面
这里还是要分自营和第三方,第三方通过普通快递发货当然和淘宝无异,而自营是通过京东自己快递的,一般大城市早上下单,下午收到,而中小城市,23点以前下单,第二天收到,这个又一次完爆了淘宝!
扩展资料:
京东和淘宝优缺点。
京东分自营和入驻商家,也就是第三方卖家两种。 自营的东西一般能保证是正品行货,有无理由退货,有质保期,相对说起来比较有保障。
而第三方卖家属于入驻的商家,京东提供了平台,商家也接受京东的管理,但是这个管理的有效性必然不如自营那么靠谱。 准入机制和售后服务也决定了京东第三方卖家所卖货品的性价比高低。
淘宝只要满足一定的准入条件,都能开店,而且这个准入条件还不高。 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开。
因为准入条件不高,而且对卖家所卖的宝贝的真假,淘宝也很难去鉴别,只能像打地鼠一样,冒出来一个投诉的去处理一个,而且投诉还要提供宝贝是假货的鉴定报告,所以造成淘宝上的假货那个啥那个啥。 因此,我网购的话,分门别类地选择平台。
陈建华:公司超越华为,以1790亿身家,取代刘强东成为江苏首富
2009年,在社交软件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奶茶妹妹凭借一张“平平无奇”的照片火遍全网,成为无数单身男生心目中完美的初恋女神。
6年后,当得知奶茶妹妹嫁给了一个大她20岁的男人以后,网友哀嚎一片,纷纷感概美貌最终选择了资本,后来的事儿,似乎也部分证明了大众所想并不是毫无缘由。
但不管怎么说,刘强东的身份是企业家,单就他选择把京东的电商产业园建在老家宿迁这一件事,他就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企业家。
因为他拥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加上他不错的经营能力,让他在江苏乃至全国拥有很好的口碑。
2018年,刘强东凭借1350亿人民币的身家成为江苏省首富。 可短短不过几年,就有另外一家民营企业横空出世,硬生生把京东从“江苏一哥”的位置给挤下来了。
它就是恒力集团,扛把子(董事长)叫陈建华,江苏苏州人。
2022年胡润富豪榜公布的名单显示,陈建华以1790亿人民币的身家成为中国富豪榜的第11位,而刘强东则为第26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陈建华的创业史。
陈建华,标准的70后,穷人。
18岁以前的主要工作是搬砖,此处搬砖不是形容词,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搬砖。
刚满13岁,陈建华就因为家境贫寒,被迫辍学了。 这个年龄,大多数人还在拿着父母的钱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摇头晃脑地听课、背书,而陈建华已经开始去建筑工地上做小工了。
之所以选择工地,主要的原因是门槛低,无任何学历要求,有力气就行。
陈建华能吃苦,从小的贫苦生活让他早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他知道,现在的自己除了一身的力气,什么都没有,所以干活不能偷懒,不然就没有饭吃。
因此,他在工地上属于赚钱不要命的那种类型。
这让那些需要赚钱养家的中年同事非常不解,也异常心疼:“孩子,干活不能太拼了,你还小,不要伤着身体了。”
面对陌生人的关心,陈建华觉得很温暖,但他心中有自己的目标:他不可能在工地做一辈子,所以赚到一笔钱以后,他就会找别的出路。
之后的几年,陈建华一如既往地拼命,直到他赚到了一笔他觉得能当作启动资金的钱。
恰在此时,工作中的一次失误让他从高处的脚手架摔落下来,去医院检查以后,医生给出建议:痊愈后不要再从事重体力的工作了。
陈建华就借着这个机会辞职了。
在家养病的陈建华也没有闲着,天天琢磨着做点什么小生意才能赚钱?
开饭馆?不会炒菜;买衣服?嘴皮子不够利索;开超市,不会选址,回报周期还长......
一连否决了十多个想法以后,陈建华有点迷茫了。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我到底能做点什么?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角落里废弃的蚕丝,再联想起之前看到的新闻消息: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准备大力发展纺织业。
蚕丝,是纺织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但由于农村消息闭塞,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数人家里的蚕丝基本拿着当垃圾了。
想到这儿,陈建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空手套白狼”的计划便在脑子里诞生了。
伤还没有完全养好,陈建华便在村子里转开了。 他先找到村民,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村民的蚕丝(因为村民没有意识到蚕丝的重要性,放在家里还占地方),而且还跟别人商量,能不能等处理完货物以后再付款。
等蚕丝积累了足够多的时候,他又找到了一家纺织厂,以稍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了全部蚕丝,他的底气是:可以稳定给工厂供货。
至此,一条完整的商业链成功建立,陈建华作为中间商,一方面帮村民解决了蚕丝积压的问题,另一方面帮工厂解决了原材料供货的问题。
几乎可以说是零风险,高利润。
短短不过几年时间,陈建华就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结识了一个纺织厂的会计——范红卫,一个跟他一样很有眼光的职业女性,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将会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贤内助。
靠着倒卖蚕丝获得了一定的财富以后,陈建华准备继续扩大这种商业模式,但妻子范红卫不同意,理由很充分:
“我们现在做的是中间商模式,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人给取缔掉。如果村民不愿意卖给我们了,或者如果工厂有了新的供货商,那怎么样?”
听完妻子的分析,陈建华沉默了很久,一连抽了几根烟以后得出一个结论: 想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得做实业。
之后的一段时间,陈建华就把重心放在了找厂房上面。
没过多久,他就打听到了老家有一家国营织造厂因为经营不善即将破产,正在低价向外出售厂房和机器,没有太多犹豫,陈建华便和妻子一起贷款盘下了厂房。
这一年,陈建华只有23岁,刚刚大学毕业的年龄。
原工厂里面的人,一听说即将上任的新厂长是个毛头小子,瞬间走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部分人也都是抱着看他笑话的心态留下来的。毕竟上一任厂长都没救活这个厂子,他一个小年轻何德何能?
不得不说,陈建华虽然学历不高,但在管理上面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他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的新的工资、奖励制度,即按件计费,多劳多得。 这套制度打破了以前吃大锅饭,“一个人干活,一群人围观”的旧有模式,利用高工资的激励刺激工人的积极性。
不到半年时间,工厂就焕发生机,起死回生了。 1995年年底,工厂收入突破了1000万大关,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制度搞定以后,陈建华又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机器,在技术上面甩开了同行一大截。 所以,即使在199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市场极度低迷的情况下,陈建华的工厂营收也远远超过同行数倍。
之后,陈建华和妻子又把眼光放到了化纤、石化、酒店、房地产等行业。 到2003年,恒力集团正式成立的时候,陈建华的商业帝国已然成为江苏乃至全国举足轻重的民营企业了。
2020年,恒力集团年营业额达到了6953亿人民币,成为超越京东的江苏省第一民营企业。 而去年,恒力年营业额突破7000亿人民币,陈建华成为了“江苏一哥”,恒力也超越了京东华为,成为我国排名第一的民营企业。
陈建华没有前辈领路,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现在所获得的一切主要是靠2点,一是足够努力,二是抓住了时代机遇。
没有碰到机遇之前,他跟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但时势造英雄,他成为了时代的“天选之子”,获得了让人高山仰止的成就。
在此,擅改狄更斯的一句名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毫无出路的时代。
当机遇不来时,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足够努力,然后耐心等待,直到机遇降临,便有可能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如果没有等到机遇,那么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啊!
文:木
电影中看起来很美味的黄油拌饭中,还需要加入其他食材吗?
高能量食品,易于进食过多能量,导致肥胖,猪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易于引起心血管疾病。 因此,猪油拌饭虽然美味,也不能常吃多吃,偶尔可以尝尝。 是可以直接吃的!这得分人看!猪油这个东西特别的香,一般人享受不了!尤其是吃了这个东西不能吃凉的东西!要不然特别容易拉肚子!如果你想减肥这不乏是一个好方法!
猪油的用途一般用来炒菜,不能直接用来食用的,炒菜时,在锅内倒入凝固的猪油,猪油一接触到高温,就会热了。 猪油不加热食用顶多就是肠胃不适,不会造成以后严重的后果。 小的时候家里条件没有现在好,很少有肉吃,家里都会炸很多猪油,所以就会经常用猪油来拌饭吃,真的是超级美味,那时候只要用猪油拌饭就不用菜了,现在吃还是觉得很好吃
但是我记得看了京东总裁刘强东说他小时候吃过最好吃的饭是外婆在他的饭碗加一勺猪油,拌起来特别好吃,他现在还留恋那个味道,所以应该说凝固的猪油可以直接拌饭吃。加入100克清水(放入清水是防止猪油炸糊出现杂质),放入姜片和几粒花椒,开小火20钟猪油炒黄漂浮在油面上,就可以捞出猪油渣了!将猪油倒入碗中,放入适量盐这样猪油就做好了!
熟了以后悄悄盛一小碗(怕妈看出来)然后滴几滴酱油、放一小勺木头碗柜里面搪瓷钵钵里面雪花一般白的猪油,温热的米饭瞬间将猪油融化,唇齿之间满是动物蛋白带来的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再撒上点绵白糖,你咬那么一口哦,真的是又香又甜啊,那时候猪大油一般都是炒菜里用一点点,调个荤腥而已,这样的馒头片上抹猪大油撒白糖的吃法在那个年代已然是很奢侈的了。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e2a50443819b2a211a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