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无人机工厂大幅扩建 最多容纳4万人!乌克兰远程导弹在哪
据CNN报道,卫星照片显示,位于鞑靼斯坦阿拉布加经济区的俄罗斯无人机工厂正在大幅扩建,出现了数十栋新建筑物,包括住宿楼和生产车间,一旦完成扩建,这个工厂最多可以容纳4万名工人,将显著提高产能:之前有报道和迹象显示,不仅仅是外国人,甚至还有未成年人在这个无人机工厂工作。
关于这个无人机工厂的产能还不清楚,但一些估计认为,加上诱饵无人机在内,该工厂每年生产的各类无人机数量很可能超过了1万架;同时,还具备了全自主化生产能力,不再需要来自伊朗的技术和零部件支持,而是具备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即便是零部件数量不足,也可以通过畅通的第三国供应渠道获得满足。
伊朗设计的“见证者”系列自杀式无人机十分成功,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仿制生产,但因为实战缘故,再加上充足的资金支持,俄罗斯仿制的“见证者”系列自杀式无人机,已经在整体性能上尤其是抗干扰性能上超越了原版,并出现了多款子型号,具备先进水平,一旦战争结束,甚至都不用等到战争结束,就会出售给国际买家。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及,相比被动拦截不断增加的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不如主动出击,攻击位于鞑靼斯坦的这个俄罗斯无人机工厂,乌克兰军队和情报部门也曾多次对该工厂发动过攻击,但这些攻击的破坏效果不佳,并没能成功降低其产能,这个被攻击的俄罗斯无人机工厂反而在不断提升产能。
归根到底,还是这个无人机工厂距离乌克兰太远了,而乌克兰则缺少“战斧”或KH-555这样的远程巡航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尽管也能突防成功,但重量有限的战斗部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破坏效果,这些攻击只能说是骚扰。
冷战结束后,乌克兰的军工能力就迅速衰落,但终究是底子还在,伊朗等国也依靠情报部门从乌克兰获得的技术发展了自己的多款导弹,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年多,乌克兰为何还没有研发出自己的远程巡航导弹?是技术原因还是政治障碍?
很难指望西方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超过2000千米的远程导弹,这个得乌克兰自己来,所有将俄罗斯视为潜在战略对手的国家,都必须拥有打击俄罗斯腹地的能力,这场战争充分表明,即便是有先进战斗机的加持,射程只有几百千米的对地攻击导弹在对付俄罗斯时,依然远远不够:俄罗斯太大了,只有射程足够的远程导弹才能打击位于俄罗斯腹地的军工厂和其他重要目标。
乌克兰还能造哪些武器
乌克兰能够自主生产的武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这些自主装备的量产不仅反映了乌克兰军工体系的韧性,也凸显了俄乌冲突对其国防工业的深度影响。
基辅遭受俄最大规模空袭的原因
此次基辅遭受俄最大规模空袭,主要是俄罗斯对乌克兰此前无人机攻击的报复行动。
此前,乌克兰向俄罗斯多个州发射了200多架无人机,造成了俄罗斯一个导弹工厂及一个芯片工厂被炸毁,仅莫斯科就拦截了近百架无人机。 面对乌克兰的这一攻击行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表示要进行报复,随后便对基辅发动了大规模空袭。
从俄乌冲突的整体情况来看,三年多来冲突久拖不决,俄罗斯决策层因顾及乌克兰与自身同根、同族,起初只是想教训一下乌克兰。 然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肯低头,致使局势持续胶着。 此次乌克兰对俄罗斯本土发动无人机攻击,试图阻止俄罗斯的进攻,但这种做法引发了俄罗斯更强烈的反应,其报复规模远超以往。 对俄罗斯而言,尽快结束战争,实现经济恢复和军事现代化,才有利于国家的长远稳定。
应对无人机叨扰,俄罗斯防空系统升级系统技术介绍续集1
俄罗斯自2023年5月以来,持续遭受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包括对克里米亚首府油库的轰炸和两列货物列车出轨。 这些袭击在5月9日二战胜利节前的紧张气氛中加剧,迫使俄罗斯强化了防空武器系统。 以下是对升级系统技术的详细分析:1、提升自卫式干扰能力:目标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为10平方米,自卫干扰机发射功率为10w,天线增益为6dBi。 干扰机有效辐射功率为发射功率加天线增益,与雷达的有效辐射功率进行比较,计算烧穿距离。 雷达在干扰条件下刚好可以探测目标时的雷达到目标的距离称为“烧穿距离”。 当目标接近雷达时,干信比数值减小。 所需干信比数值为0dB或2dB,取决于干扰类型。 2、防区外干扰:敌雷达和目标飞机的位置关系与自卫干扰时相同,但防区外干扰机发射的干扰信号从旁瓣进入雷达天线。 雷达天线旁瓣电平通常用旁瓣平均相对强度与雷达天线主瓣指向增益的比值(dB)表示。 旁瓣平均电平比主瓣指向增益低20dB。 在距敌雷达30Km处对雷达旁瓣进行防区外干扰,天线旁瓣平均增益比主瓣指向增益低20dB。 计算防区外干扰时的烧穿距离,该距离仅与雷达到目标距离有关。 3、雷达跟踪锁定:干扰雷达的跟踪锁定比干扰雷达搜索所需的功率大7-10dB。 防区外干扰机发射的信号通常从旁瓣进入雷达天线,因此干扰效能会降低。 防区外干扰机通常用于干扰目标搜索雷达或雷达的搜索模式。 对传统搜索雷达的防区外干扰问题进行分析。 4、探测雷达的升级:为应对提高无人机或导弹防区外探测打击能力,俄罗斯改进了探测雷达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以有效应对这些新威胁。 新一代武器系统包括远程地空导弹系统(SAMs)、近程SAMs、雷达制导高射炮(升级到ZSU-23)、反舰导弹、红外导弹等。 这些系统的升级旨在增强电子战能力。 5、S-300系列的演变:从SA-9到SA-10,新一代的SAM系统采用两位数命名。 装备Fan Song跟踪雷达的SA-2制导SAM系统和装备Square Pair雷达的SA-5 Gammon SAM系统最初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成为苏联在冷战早期和中期的主要远程防空威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S-300系列武器系统被设计用于提高远程防空能力,远超SA-2,并具有显著的电子防护能力。 S-300系列包括SA-10(S-300P)、SA-12(S-300V)、SA-20(S-300PMU1/2)和SA-23(S-300VM)。 6、SA-10 Grumble(S-300P)系列的特性:SA-10 Grumble系统包括FLAP LID(30N6系列)跟踪雷达、TIN SHILD(36D6系列)监视雷达和CLAM SHELL(76N6系列)低空探测雷达。 SA-10C系统中5V55R导弹的杀伤半径为90公里。 FLAP LID雷达是一种无源相控阵雷达,能够快速捕获大量目标。 系统还包括BIG BIRD(54N6系列)目标指示雷达。 7、远程导弹系统升级:S-300PMU系统为SA-10型号的升级版,包括ST-68U“锡盾”、5N66“贝壳”搜索雷达、30N6E“活动盖”火控雷达。 S-300PMU-1系统使用ST-68U“锡盾”以及5N66“贝壳”搜索雷达、64N6E“大鸟”搜索雷达。 S-300PMU-2系统使用“墓碑”雷达升级型(30N6E2),具有更大的有效辐射功率和电子防护特性。 8、近程导弹系统升级:俄罗斯的S-125涅瓦/佩乔拉导弹系统被北约称为SA-3 “果阿”,SA-3系统可以集成双导弹或四导弹发射器,射程从最初的15km升级到最大25km。 SA-8的9M33导弹射程已从最初的12km升级扩展到15km。 9、防空高炮升级:ZSU-23-4雷达制导高炮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快速的射击速度和巨大的弹药容量,使其具有致命的攻击能力。 升级版ZSU-23-4系统增加了多个红外寻导弹,如肩射便携式防空导弹,包括SA-16“手钻”和SA-18“松鸡”导弹。 10、电子战系统升级:整个系统升级旨在提高电子战能力,包括雷达探测范围、抗干扰能力、导弹打击范围和精度。 这些系统的升级是为了应对无人机和导弹的威胁,以及提高对电子战的抵抗力。 俄罗斯防空系统的升级涉及到雷达、导弹、高射炮等多个方面,旨在加强其防空能力。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d524832f49dd3b3ebc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