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递给我的入场券 星火成炬
20国领袖齐聚天津,特朗普却在英伦跳起“外交探戈”?

当全球南方国家齐聚天津共商合作时,特朗普却在大西洋彼岸为女王行了个“美式注目礼”。
七月的天津,外交热度持续攀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此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时,向世界宣布:上合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届时2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将齐聚这座滨海之城。
这一阵容几乎囊括整个“全球南方”——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全员到齐,加上观察员国与对话伙伴国,共同绘制新世界的合作蓝图。
而在这份名单之外,一位关键人物却仍在摇摆:特朗普手握中方邀请函已逾六周,却将外交首秀献给了英伦三岛。
01 天津聚会:20多国领袖的“大聚会”
当王毅外长在天津宣布上合峰会日程时,会场内外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主场外交即将迎来高光时刻。这场8月底的盛会将汇集20多位国家元首和10个国际组织掌门人。
从外长会现场传出的信息可见,中方已为此做足准备。会议签署了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草案、上合组织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草案等多份关键文件,为峰会铺就红毯。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的现身成为会议焦点。面对以色列军事打击后的困境,他直言期待上合组织提供支持,而中国外长王毅当即给出 “四大支持”承诺:力挺伊朗捍卫主权、抵抗强权政治、通过谈判维权、改善周边关系。
上合组织的吸引力正超越地域限制。7月11日在天津举行的数字经济论坛上,11个成员国派出120余名代表与会,华为等中国企业签约14个合作项目,构建起横跨欧亚的数字人才培育网络。
白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副主席娜塔莉娅的发言道出共同心声:“为成功实施我们的任务,必须克服一系列挑战,特别是人才培养”。当各国代表在天津探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时,一个不同于西方主导的新型合作模式已然成型。
展开剩余76%
02 摇摆不定:特朗普的“纠结之舞”
当上合国家在天津筹备盛会之际,大西洋彼岸的白宫内,一场关于中国的外交探戈正在上演。特朗普的对华态度如同坐上过山车,令人眼花缭乱。
7月16日,特朗普签署《遏制芬太尼贩运法案》时突然话锋一转:“中国帮了美国大忙”。此言令现场所有人错愕——要知道,仅仅数月前,他还在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达145%的惩罚性关税。
然而戏剧性反转来得更快。不到24小时内,同一位总统却调转枪口指控:“芬太尼大多是通过中国流入墨西哥,再进入美国”。这种立场切换连专业外交官都叹为观止。
特朗普的矛盾背后藏着更深的焦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中旬透露,中美经贸代表团即将启动第三轮谈判,双方将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但知情人士透露,谈判桌上横亘着稀土出口、高端芯片管制、芬太尼追责三座大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直指问题核心:“芬太尼问题是美国自身问题,而非中国问题”。当特朗普团队在矛盾表态间摇摆时,北京始终保持清醒——解决问题的钥匙在白宫手中,不在他国庭院。
03 战略迂回:为何先去温莎城堡?
在收到中方邀请一个多月后,特朗普却于7月14日宣布:将9月17日至19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意味他的外交首秀并未选择北京,而是献给了伦敦温莎城堡。
这个选择背后藏着精妙的外交算计。按外交惯例,美国总统连任后再度访英,接待规格通常降级为工作访问。但英国此次打破常规,不仅由查尔斯三世亲自邀请,更安排特朗普下榻温莎城堡,英方称此安排 “意义非凡”。
英国的低姿态事出有因。2024年英美贸易额激增12%,远超欧盟平均水平。斯塔默政府急需在脱欧后巩固英美特殊关系,尤其在汽车、制药、航天等行业的关税谈判上争取更多筹码。
特朗普也有私人考量。其苏格兰裔母亲的血统,使他对英国王室始终怀有特殊情结。不过2017年访英时的尴尬记忆犹新:检阅仪仗队时他大步流星走在女王前面,甚至背对君主——这在英国宫廷礼仪中是大不敬。
更现实的考量在于国内政治。特朗普需要向国内鹰派证明,他并非“急切奔赴北京”。选择先访英再谈访华,既维系了强硬人设,又为后续中美接触留下转圜空间。
04 时机博弈:三大时间窗口的暗战
特朗普究竟何时踏上中国土地?全球外交界正紧盯三个可能的时间窗口。
最敏感的是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若特朗普此时现身北京,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但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反西方阵营”领导人可能出席,特朗普选择这个节点的政治风险极高。
第二个机遇在8月初。若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取得突破,可能促成领导人会晤趁热打铁。但当前双方在稀土问题上的立场鸿沟明显——中国要求建立“国家安全筛选系统”,美国则坚持市场化原则。短短数周弥合如此大分歧几乎不可能。
最现实的选项在深秋。10月30日至11月1日,韩国将举办APEC峰会。据《南华早报》透露,特朗普可能借机在会前或会中实现中美领导人会晤。这种多边场合下的双边会晤,既能降低国内舆论反弹,又可依托国际会议框架提升谈判效率。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陈琪点破关键:“双方都在努力营造合适的会晤氛围。尽管自6月以来有些波折,但彼此都在为可能的会晤创造更好的氛围”。当特朗普团队在放风“年内访华”时,他们心中盘算的正是这场秋日之约。
05 核心博弈:稀土牌与中美棋局
剥开外交礼仪的面纱,中美较量的核心始终是冰冷的现实利益。稀土资源正是这场博弈中的王牌。
当今世界,80%以上的稀土供应掌握在中国手中,这些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资源,维系着美国F-35战机、导弹制导系统乃至iPhone生产线的命脉。2025年2月中国启动稀土出口管制后,苹果、特斯拉、高通等巨头立即向白宫发出供应链断裂警告。
特朗普曾试图硬抗。他宣称这些挑战是“必要的手术”,必须忍耐。但到5月,现实压力碾碎了强硬姿态——没有中国稀土,美国军工复合体将陷入瘫痪。
这种困局让人想起1973年石油危机。当年尼克松政府同样从强硬转向妥协,最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历史似乎在重演,但依赖程度更加致命:当年美国对中东石油依赖度约30%,如今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已超80%。
特朗普的英国之行暗藏玄机。英国商务界正期待说服美国降低对汽车、钢铁等行业的关税。若能在伦敦取得贸易突破,特朗普或许能带着更多筹码来到北京谈判桌。
中美间的稀土博弈如同现代版的“石油危机”,但这次美国的依赖度高达80%以上。那张写着“中国帮了美国大忙”的签名文件,与其说是感谢信,不如说是承认依赖的坦白书——在资源争夺面前,表演终将让位于现实利害的权衡。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be798a6d2ea22453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