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人民军消息人士 不实 与柬埔寨武装人员交火
“这分,能上清华北大,你却选了个刚成立的‘民办’?”
最近,一则关于福耀科技大学的新闻火了。不是因为学校多牛,而是因为一群高分考生的选择,让网友炸锅了。
河南一位674分的高考生小乔,被福耀科技大学录取,结果网上一片嘲讽:“高中白上了!”“脑子进水了吧?”“毕业即失业!”
可当小乔回应后,网友们集体沉默了。他说:“一个大学好不好,谁说了都不算,得进去看看才知道。”
一句话,直接让键盘侠集体哑火。
福耀科技大学,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没错,它才刚成立,是曹德旺投资100亿建的非营利性大学,首年只招了50个本科生,分布在五省。
你以为它“冷门”?错!
它的录取分数线,直接飙到了600+,甚至超过了不少985、211高校。
展开剩余75%广西物理类最低投档线616分,福建、河南更是卷到飞起。
有网友酸:“这不是浪费分数吗?放着武大、华科不去,偏要去个‘民办’。”
但小乔不这么看。
他和家人研究了整整一个月,才做出这个决定。他们看中的,是福耀科技大学的师资、培养模式、本硕博连读、出国交流机会,还有王树国校长的教育理念。
“我们不是赌徒,我们是看中了未来。”
“第一批学生就是小白鼠!毕业找工作,简历直接被筛掉!曹德旺能教出什么人才?”
面对这些刺耳的声音,小乔回应得很冷静:“我们不是赌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他父亲也说:“6个老师带1个学生,这种配置你去哪找?还有本硕博连读,免费出国交流,这样的资源,比很多老牌高校都强。”
更有网友神预言:“这50个学生,将来只要愿意,随便进福耀集团,全球分公司任挑,重点是中高层储备干部!”
这不是“冒险”,这是“押宝”。押的是曹德旺的决心,是王树国的格局,是未来中国教育的新模式。
你以为它只是个“民办”?错,它是曹德旺砸了100亿、王树国亲自坐镇、对标斯坦福的新型大学。
它不是“传统高校”,而是“未来大学”。
师资方面,15位院士、56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坐镇。副校长徐飞曾是上海交大副校长,陈建群是南大出身的博士,左明健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教学模式更是“顶配”:小班制、导师制、国际化、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学生还没入学,就已经规划了全球实习路线。
更关键的是——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为培养“实干型人才”。王树国说:“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人才。”
这不是吹牛,这是野心。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高分考生不去“985”,偏偏要选一个刚成立的“民办”?
因为他们不懂,教育不是“唯名校论”,而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福耀科技大学的学生,不是“没得选”,而是“选得准”。他们看中的是未来,是机会,是教育改革的希望。
正如王树国所说:“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福耀科技大学才刚刚起步,就像当年的清华、北大、复旦,也曾在风雨中蹒跚学步。
今天的“冷门”,可能就是明天的“传奇”。而小乔和那50名考生,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他们不是赌徒,他们是敢为人先的勇者,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
分数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选择未来的底气。名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真正的好大学,不是看历史,而是看未来。
所以,别再嘲笑他们了。
也许几年后,当你还在为简历被拒发愁时,他们已经站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成为改变世界的那束光。
越南入侵柬埔寨原因,柬埔寨现在的军事力量怎么样
在西方列强纷纷向东方侵略扩张的时候,柬埔寨于1867年成为法国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柬埔寨人民同越南、老挝人民一道展开抗法战争,1954年赢得了独立。 其后柬埔寨人民又同越南人民一起展开了抗美救国战争,并于1975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对外战争中两国结成亲密的伙伴,越南民主共和国也曾表示承认和尊重柬埔寨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印支三国人民抗美战争胜利后,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急剧的变化。 一方面,美国从1976年起不再在中南半岛驻军,并避免介入印支地区冲突。 而另一方面,前苏联则出 于全球争霸的考虑,力图南下印支地区,找到一个扩张势力的永久立脚点。 这与越南寻 求靠山以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需要一拍即合。 于是,苏越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结合在 一起。 在超级大国的支持下、越南当局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大肆反华排华, 全面控制老挝的同时,积极备战准备入侵柬埔寨,对柬实行武力兼并,以实现其早就怀 有的拼凑“印支联邦”的迷梦。 早在抗美战争的时候,越南就企图吞并柬埔寨和老挝,但遭到两国的反对。 抗美战争结束后,越南加紧了对邻国侵略的步伐,企图谋求地区霸权。 1975年6月,越南占领了柬埔寨的威岛,在遭到柬埔寨的反击后被迫撤走。 1977年7月,越南通过与老挝签订为期25年的《友好合作条约》,控制了老挝。 1977年年底,越军又大举进攻柬埔寨,侵占了柬埔寨的大片领土。 1978年11月,越南同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越南得到苏联的帮助。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对柬埔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1979年1月7日,越军攻占了柬埔寨首都金边。 至2013年,武装部队拥有名现役军人,包括名陆军,200名海军和2200名空军。 武装力量 现役部队14.05 万人(包括地方部队)。 地方部队约5万人。 每个省有数个独立营至数个独立团,每个县有数个独立连或独立营。 准军事部队(又称民兵游击队) 约10万人,以连为单位编成,每村10至20人。 武装组成陆军柬埔寨陆军兵力8.4万人(2013年)。 划分为6个军区(包括1个首都特别军区),编有l2个步兵师、3个独立旅、1个警戒旅(辖4个营)、9个独立步兵团、3个装甲营、1个特种作战团、4个工程兵团、若干个独立侦察营、炮兵营和防空营。 坦克:T-54/-55型100辆,T-59型若干辆,PT-76型10辆。 装甲输送车:BTP-60/-152型210辆,M-113型若干辆, OT-64型40辆。 牵引炮:76毫米、122毫米和130毫米约400门。 火箭炮:122毫米8门,140毫米20门,107毫米和132毫米若干门。 迫击炮:82毫米、120毫米、160毫米若干门。 无坐力炮:82毫米、107毫米若干门。 高炮(机枪):14.5毫米、37毫米、57毫米若干门(挺)。 地空导弹:SA-7型若干部。 海军柬埔寨海军兵力5000人(2013年),其中陆战队1500人,编成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舰艇部队编有内河巡逻和沿海防御部队。 巡逻艇:原苏制“图利亚”级水翼艇2艘、原苏制“斯坚卡”级近海巡逻艇2艘,近岸巡逻艇2艘, 100吨以下巡逻艇4艘,快速巡逻艇2艘。 登陆艇:原苏制车辆人员登陆艇3艘。 空军柬埔寨空军兵力1500人,其中飞行员80人。 编有1个飞行团、1个防空团、1个营。 战斗机:米格-21型21架。 运输机:安-24型3架、安-26型1架、运-12型2架、 BN-2型1架、图-134型若干架。 直升机:米-8型2架、米-17型7架、米-26型2架。 教练机:L-39型2架、P—92型5架。
第三次大印支战争专题(一):密林血影·民柬国民军
序:七律·叹赤党 德塞原非柬国物,后为赤党奉至尊。 若问赤党为何故,始知一片救国心。 权贵奸恶行于世,黎民苍生如汤煮。 为救万民与生灵,赤党挺身闹革命。 党人本源显贵间,却愿俯身入凡界。 革命斗争十数载,仁人志士为捐躯。 权奸恶霸尽逐走,斗争胜利始建国。 惜乎时人已腐朽,德塞思想尽遗忘。 屠戮之行街街知,血洗村镇户户晓。 暴虐之法以驭民,黎民百姓愈困苦。 争权亦使党心散,忘却何以要革命。 乱象尽为越人知,遂出兵马攻柬国。 时人不复当年勇,为越大军尽逐之。 哭嚎传遍逃难路,狼狈不堪后人传。 退入山林知谬处,重振旗鼓抗越寇。 与寇拼杀凡十载,终迫越寇离柬国。 时应国家复和平,党众却为权欲拒。 为己私欲起战火,再站国民对立面。 然而党已失众心,屡战屡败锐气挫。 安隆汶镇动荡平,党人尽皆降王家。 昔年赤党奉德塞,赴汤蹈火救国中。 未料功成失公心,使党沦陷深渊中。 若问世间作何评,空留后人长叹息。 前言在三次大印支战争中,民柬政府、北越、南越、波公领导的民柬联合政府以及韩桑林、洪森一派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国等政权是本土政权中较为知名的几个。 然而,老挝王国、巴特寮、朗诺集团的高棉共和国以及后来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与柬埔寨国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且由于互联网资料的缺乏,人们在讨论时容易产生误解。 例如,人们普遍认为民柬军队在1978-1979年期间战力不强。 研究越军战史的@红罗也是罗 兄台和其他用户致力于纠正这一刻板印象。 在动乱中涌现的非正规军武装力量,如红色高棉、朗诺余党和保皇党,其抗越力量于1982年成立的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及其武装部队——民柬国民军、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和西哈努克民族军,构成了第三次印支战争中柬埔寨十年抗越时期的国内主要政治力量。 本文将重点讲述红色高棉派系的民柬国民军状况,不涉及其在结束战乱后的走向。 信息主要来源于柬埔寨政府学者奈博拉登的研究,但不确保完全准确。 从民柬革命军到民柬国民军历史转折中的柬共/红色高棉1978年末,越军侵入柬埔寨,民柬军队虽顽强抵抗,最终被越军击败。 然而,越军战略战术存在缺陷,使民柬军队能在溃败后重新集结,摆脱围攻,撤退至西北柬泰边境的扁担山脉等地,重新集结力量展开抗越活动。 退至边境后,柬共进行自我反省,调整了先前的社会政策。 1979年,波公承认失败,引咎辞职,停止了共产主义活动。 从此,柬共彻底转向民族主义,一切行动为抵御越南侵略服务。 1979天下大乱以前的红色高棉军队红色高棉于1975年7月22日在金边成立,初期为政府的对手。 在1970年政变后,红色高棉获得了大量有生力量。 民柬革命军由中央政府控制的正规军和地方部队组成,正规军包括9个师,兵力在4000至6000人不等。 乡村地带还有民兵部队,总兵力在数十万。 1979年,红色高棉军队在抗越战争中进行重组,改名为民柬国民军。 民柬国民军的组织框架民柬国民军在抗越时期,兵力减少,但仍保持机动性,后勤依靠当地平民或组建女性部队支持。 军衔制度未规范,但有使用“同志”一词。 编制上,每个师通常包括3至4个团,每个团3至4个营,每个营2至3个小队。 民柬国民军有40个师左右,兵力在3万至7万之间。 主要活动于游击战,与当地社区紧密合作。 技术兵种与后勤支持民柬国民军具备空中和装甲力量,拥有15辆62式坦克,组建了新装甲团。 空中力量包括歼6战斗机。 后勤依赖人力和畜力,招募女性士兵参与后勤工作。 全国范围内的“地下网络”为民柬国民军提供弹药和物资支持,同时也增加了隐蔽性和对越军和金边政权的挑战。 政治斗争与游击战术民柬国民军进行政治斗争,争取当地群众支持。 在控制地区后,组织游行抗议越南侵略,建议金边政权与民柬联合政府谈判。 游击战术包括伏击、反步兵行动和使用简易武器,对越军造成了困扰,迫使他们在某些地区固守据点。 红色高棉旗下著名部队及其结局红色高棉在抗越战争中拥有11支著名师级单位部队,包括920、980、450、415等。 这些部队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最终因政治因素、资源限制和内部冲突而逐渐瓦解。 民柬国民军在抗越战争中的表现展示了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游击战术,但最终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与金边政权对立,导致其力量逐渐减弱直至投降。
武元甲的主要事件
“秀才”带兵1911年8月25日,武元甲出生在越南广平省(今平治天省)地主家庭,祖籍在广平省丽水县安舍村。 是南越伪总统吴庭艳的同乡。 武元甲从小就在法国统治下的学校接受殖民主义文化教育。 1926年,武元甲参加了新越革命党,参加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学生运动,学校将其开除。 从那时起他便成为法国殖民当局眼中的“危险分子”。 1930年殖民当局再次将他逮捕,遣返其家乡进行管制。 不久后,武元甲进入河内大学历史系,他一边靠打零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一边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 他的学习始终名列前茅,并获得法学学士的学位。 毕业后,他在一所中学里任历史老师,在升龙中学当过历史教师。 1936年,在国际反法西斯潮流的冲击下,法国组成了有法国共产党、社会党参加的“民主阵线”联合政府。 当时,在越南的法国殖民主义者也不得不实行比较民主的“开放”政策,印度支那共产党获准进行公开活动。 1938年,武元甲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 他和当时党的公开刊物《消息报》主编长征合著《关于越南农民问题》一书,引起法国殖民当局的注意。 1940年德国法西斯军队攻陷巴黎,在法国成立了以贝当元帅为首的投降政府;印度支那政局也急转直下,法国殖民当局采取野蛮的镇压手段,到处捕杀共产党人;武元甲原配夫人也因参加共产党而被法国殖民当局杀害。 武元甲因此被迫逃亡到中国,跟随胡志明、范文同、黄文欢等人在滇、黔、桂一带组织越侨进行革命活动。 1941年5月,武元甲负责越盟总部军事委员会,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武装力量,准备反抗法国和日本的侵略。 1941年底,日本入侵东南亚。 1944年12月22日负责组织“越南解放军宣传队”,三天后在高平省的费克和那银首战告捷,任北祈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越南解放军总指挥。 据悉,当时胡志明已任命几位曾经在中国黄埔军校受过军训的越南革命同志(冯志坚、黄文树等人)搞武装斗争,可是他们先后遭敌人杀害,后来不得已才任命这位“秀才”带兵。 指挥越南抗法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武元甲随胡志明进驻河内,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天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以胡志明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实际上是越南临时政府),并决定从日本侵略军和傀儡政府手中夺取政权。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胡志明任临时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独立,废除与法国签订的旧约,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 1945年9月,英国军队和中国国民党军队分别进入印度支那北纬16度线南北地区,接受日本军队投降。 而法军乘英国军舰9月21日在西贡登陆,23日占领西贡,1946年3月18日进入河内,接着进驻越南北部其他地区,进攻老挝和柬埔寨。 1946年12月19日,法军对越南进行大规模进攻。 抗法战争爆发,武元甲被任命为政府国防部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国家军队和民兵自卫队总指挥,武元甲指挥了7年零8个月的抗法战争。 1950年,武元甲已建立起一支包含4个步兵师的正规部队,总兵力达1万人。 越军在进攻战役取得胜利后,为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大力进行运动战,先后发起中游、和平、西北等进攻战役,并协同老挝解放军取得上寮战役的胜利。 在越南争取解放这场战争中刚刚经历了内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私地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援助。 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划下,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官陈赓将军,尽管他刚刚从朝鲜战场返回,甚至来不及治疗由于美军凝固汽油弹所造成的面部创伤,就开始投入到了帮助越南人民反抗法国的战斗。 接着,韦国清将军率领更多的人民解放军教官带着装备赶来支援。 中国共产党人的援助使越南革命起死回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顾问帮助武元甲指挥了边界战役,一举打通中越边界。 随后人民军进入中国休息、训练、集结,并且进行重新编组,迅速的补充使人民军战斗力得到了质的加强。 1953年12月起,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帮助和中国人民大力的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区发起战略反攻,并结合老挝和柬埔寨解放军解放中、下寮地区和柬埔寨东北地区,打通纵贯印度支那南北战场的战略交通线。 越南抗法战争历时7年零8个月,歼灭法国军队14万多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指挥抗击美军1954年,越南在奠边府战役取得胜利后,法国被迫签订《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为界,越南北方获得解放。 《日内瓦停战协议》签订后,美国取代法国殖民者的地位,在越南南方扶植吴庭艳政权,企图进而控制整个东南亚。 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随后,由各地游击队统一的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建立起来。 当时武元甲对意大利记者说:“全世界每一分钟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万、成千上万的人的死亡,为了革命与国家的统一,即使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也算不得什么。 ”他的抗美决心举世震惊。 1968年美国在越南战场兵力高达54万人。 1968年,随着阮志清大将的去世,武元甲开始策划“春季攻势”,这个方案最初由中国制定,但越军总参把这个方案改得面目全非才通知中国。 其实这个修改并不好,最后结果也如此,越军付出了巨大代价,只拿下了一些次要的战略据点,虽然南越军队和美国也受到了重创。 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西贡、顺化和另外90多个城镇和50多个村庄发动了大规模战略进攻。 北越这次进攻首次使用了装甲部队,由于出色的伪装能力,这些部队在美军严密的空中侦察下成功地完成了远距离机动,美军和南越军队最初被突如其来的进攻打懵了,但是他们随后立即组织发起了反攻。 尽管北越正规军和越共游击队勇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促使他们不顾一切的进攻,但是攻势在敌人的强大火力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在面临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攻坚战情况下,武元甲明智地选择了撤退。 舆论一般认为“春季攻势”越军获得了胜利,但顺化城中的6万北越士兵尸体和不到200具美军尸体则告诉世人,就算是胜利也只能算是惨胜。 战斗结束以后,双方都宣布自己给对方造成了巨大损失。 事实上,作为攻击一方的北越正规军和越共游击队收获很小———它本来的战役目标几乎没有一个实现。 1969年11月美国空军轰炸老挝境内胡志明小道。 1972年3月,武元甲以为南越部队已经不足为惧,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北越军事力量,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复活节攻势”。 但是在美军强大的海空优势下,北越的“复活节攻势”以失败告终,损失逾10万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职,由文进勇接任。 “复活节攻势”使美国意识到战事已不可为,开始决定摆脱深陷日久的泥淖。 文进勇大将指挥的“胡志明”战役大获全胜,西贡解放的消息传到河内总司令部———武元甲迎来了一生中最为激动的时刻,他在以后回忆道:“总参谋部的同志们紧紧拥抱着我们和在场的战士们。 我们都哭了(这是人生的宝贵时刻)本世纪最长的战争结束了。 ”1973年1月27日美越签署停战协定,美军开始全面撤退,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军解放西贡。 这场全面攻势的规模给华盛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开始转而反对在越南进行规模更大的卷入,同时,越南人民的革命斗争使美国在全世界名誉扫地,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也达到顶点。 因亲华遭排斥上世纪60年代,武元甲两次访问苏联,看到了苏军的现代化机械部队,很受震动。 回到越南后就说中国的经验过时,以后主要要搞机械化之类的话,让胡志明很生气,一怒之下安排武元甲“修养”了两年多,直到武元甲向胡志明承认错误并表示忠心后才复出。 1969年,胡志明去世之后,武元甲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越南党政军大权逐渐被黎笋集团把持住,而黎笋则是一个亲苏而又极端反华的人。 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后,黎笋在越南党政军里安插了大量的亲苏势力。 但由于有武元甲、黄文泰等将领撑着,大体上还是保持了亲华与亲苏的平衡。 但1972后,武元甲因“复活节攻势”的失败,实际上被解除了军事指挥权,而由文进勇替代。 此后武元甲虽然一直担任着越南的国防部长,但其实在军内一直走下坡路。 武元甲大将在遭到胡志明的批评后,对苏联一直很警惕,对黎笋完全倒向苏联一直颇有微词。 原来武元甲和黎笋两人的个人关系很好,但从1974年前后,两人之间就出现了问题。 后来1975年两越统一后,华侨开始受到不公平待遇,武元甲对此很不平,公开指责黎笋“太霸道”。 1978年前后,中越两国分歧越来越大,一场危机就在眼前,武元甲提出要“和中国同志缓和矛盾”,再次遭到黎笋的批评,武元甲大将因此也被暂停行使国防部长职务,由文进勇大将代理。 1980年,中越两国刚打完仗,关系下降到了冰点。 黎笋也对武元甲再下狠手,解除了其已经担任了30年的军委书记的职务,由自己亲自担任,并正式任命文进勇为国防部长、兼军委第一副书记,第二年,任命黎仲迅为总参谋长(1981年)、军委常委,取代了武元甲大将的政治盟友黄文泰大将。 1981年,武元甲大将在政治局公开反对黎笋入侵柬埔寨的政策,这在政治局里是唯一一个公开反对黎笋的,也只有武元甲大将有和黎笋较量的胆量,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 此后,武元甲大将又在公开的场合说越军在柬埔寨“前途不光明”,这对黎笋反华集团的威望打击是很大的,但武元甲付出的代价更大,1982年,他被踢出了政治局,只保留了副总理的空头衔,直到1986年越共六大才退休,从此开始了政治上的休眠。 1986年,铁杆亲苏的黎笋去世,中间温和派的阮文灵上台,加之一直在黎笋反华活动中保持沉默的“亲华派”人物长征开始重新出山掌权,中越关系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 而当时已经“赋闲在家”的武元甲找到当时的总书记阮文灵,告诉他自己愿意为中越关系的恢复发挥作用。 1990年,武元甲作为越南政府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在开幕式上,武元甲身着大将军衔的军礼服,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武元甲在北京期间,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为中越关系的改善作出了他个人的巨大努力,第二年,中越关系就恢复了正常。 逝世2013年10月13日,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总理阮晋勇、国会主席阮生雄在首都河内为武元甲大将扶灵送葬。 数十万人站在路旁,向武元甲的遗体做最后告别。 越南前党政军领导人、人民军缔造者,人称“奠边府之虎”的武元甲大将2013年10月4日去世,享年102岁,他在越南受尊敬程度仅次于胡志明。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426f19cf68ac7d6606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