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 过关 看今夏电力供应如何 烤 直面高温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
火电绿电齐发力
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
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正从煤壁开采出滚滚“乌金”;不远处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潘集电厂,4台66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火力全开”保障供电。
境内共有大型燃煤火电厂7座,总装机容量1562万千瓦,通过4回1000千伏线路与相连,每天向华东地区输送电量近2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迎峰度夏以来,全国统调电厂煤炭库存持续保持在2亿吨以上,可用天数超过30天。同时,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有效降低用能成本。
6月8日,在济宁港航梁山港,船舶停靠等待装运煤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绪雷 摄
随着能源转型推进,越来越多的成为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障的关键力量。
在山东临沂沂南,河滩与丘陵间,成片的光伏板如“电力梯田”铺展。当地新能源装机约60万千瓦,全县光伏日均发电量230多万千瓦时,可满足3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在高温高负荷的挑战下,山东电网新能源出力创下历史新高。7月5日,山东电网新能源出力达到6661.5万千瓦,占当时全网负荷的54.9%,占全网发电出力的63.1%,其中光伏出力5589.8万千瓦,占比83.9%。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国家能源局紧盯迎峰度夏关键时点,制定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工作举措,指导地方做好电力保供工作。
高效用好能源调配体系
高效的能源调配体系为迎峰度夏提供有力支撑。
进入6月下旬,新疆的风光能源持续打捆外送至西南、华中、华东地区。
“自6月10日—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以来,输电量已突破10亿千瓦时。”走进哈密巴里坤换流站主控室,值长康积钢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说,依托这项工程,新疆的绿电仅需0.007秒就能跨越2260公里抵达重庆。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主任宋学强说,国网新疆电力统筹疆内疆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西北互济、省间交易等措施,在保障疆内可靠供电的同时,组织富余电力资源外送,全力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
7月10日,在国家能源集团天津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渤化光伏电站,工作人员在检查光伏发电板。新华社记者赵子硕 摄
在电力交易端,迎峰度夏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已开始支援华东区域电力保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方案,这一机制为高效匹配电力供需、实现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打通了路径。
根据方案,近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自7月1日起至9月15日,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超20亿千瓦时电能,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及相关联络通道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其中,广东送福建预计8.92亿千瓦时,云南、广西分别送华东6.26亿千瓦时。
“削峰填谷”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
迎峰度夏的电力保障,不仅需要多发电,加强也成为重要的调节手段,能有效帮助电网实现“削峰填谷”。
利用虚拟电厂进行调控——
7月10日11时,正值用电高峰期,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专责陈璐通过合肥虚拟电厂,向40座换电站、82个充电桩群等站点发出调度指令,降低各自站点用电功率,让出更多电能服务百姓用电。
15秒内,一个换电站的工作功率就从210千瓦降低至100千瓦,本次国网合肥午间负荷调节共让出2万千瓦时的电量,实现“无感”削峰。
发挥新型储能调节作用——
新型储能被喻为“超级充电宝”,既能在用电高峰时放电应对顶峰,又能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助力新能源消纳。
7月6日晚,开展大规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64个电网侧储能电站、29个电源侧储能电站参与集中放电,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可同时满足约4800万户居民一小时的用电需求。
6月16日,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长州储能电站控制中心查看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徐昱 摄
鼓励居民节约用电——
国网安徽电力市场营销部副主任郑抗震说,针对安徽省度夏期间居民空调负荷大、晚峰占比高的特点,国网安徽电力还创新出台居民“节电响应”活动,全省低压居民用户均可自主报名参与,每节约一度电奖励3元,全力支撑度夏电力保供工作。
当前全国用电负荷还保持高位。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计划处处长马珂说,今年高温来得早,用电负荷攀升快,迎峰度夏任务艰巨。从政府部门到电网企业,从发电厂到广大用户,各方需紧密协作,全力以赴、科学应对电力保供的“尖峰时刻”。
金砖五国是哪五国呀
金砖五国分别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五国”。 PS: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金砖国家的成员国
中国堪称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引进外资额最高,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 GDP从2010年起超过日本排名第二, 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这一历史性关口,高达4.16万亿美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对此外界给予强烈关注。 分析人士表示,2013年,预计中国贸易总额将超过美国2500亿美元,未来几年中美贸易总额的差距还将扩大。 中国拥有13亿居民,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多的国家,充裕、廉价、可靠的劳动力驱动了中国经济繁荣,除了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之外,就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不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也潜藏着危机。 虽然中国央行制定了贷款限制措施,经济过热的隐患依然未能消除;城乡、个人收入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也令发展失衡,危及社会稳定;环境污染更加恶化。 中国股市缺乏独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原料不足、能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为中国经济制造了瓶颈。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2014-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内地竞争力较2013年上升一位,名列第28位。 瑞士连续6年位列榜首,新加坡和美国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而同为金砖国家的俄罗斯、南非、巴西和印度分别排第53位、56位、57位和71位。 中国经济竞争力在“金砖五国”中仍然处于领跑地位。 巴西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居拉丁美洲之首,除传统农业经济之外,生产、服务行业也日益兴旺,更在原材料资源方面占据天然优势,拥有铁、铜、镍、锰、铝土矿世界上最高蕴藏量。 另外,通讯、金融等新兴产业也呈上升趋势。 巴西前总统、巴西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制定过一套经济发展策略,为其后的经济振兴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巴西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进入了次发达国家的行列,20多年前就具备了冲击经济大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通货膨胀久治不愈,患上既攀不上发达国家、又没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拉美病”,被全球经济边缘化了30年,现如今,它终于走出了低谷,连续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使它走上了与西方大国直接对话的讲坛。 这套经改政策后来为巴西劳工党籍的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所发扬光大,其核心内容在于:引入灵活的汇率体系;改革医疗、养老制度;精简政府官员系统。 然而,有批评家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巴西劳工党内部贪污受贿不断,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现任政府的执政根基。 南美这块沃土之上的经济腾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机遇背后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立足于巴西市场的长期投资者因此而需要强韧的神经和足够的耐心。 印度是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 在过去的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稳定成长,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制发展中国家,20年前还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在软件、制药等产业领域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金融服务体系非常完善,它正在走向一条由贫穷落后国家向经济大国转变的道路。 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 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 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世界上40%的“学名药”(专利期已过的药品药剂)是在印度生产的,这一行业带动个人可支配收入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飞速上涨,与此同时,印度社会出现了一批注重享受、乐意消费的中产阶级。 另外,一些大的基础建设项目,如60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网络、兴旺发展的出口贸易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继力量。 当然,印度经济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弱点,例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额财政赤字、能源及原材料依赖性过高等。 政治方面,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变化、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都有可能引发经济动荡。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一个封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转型为国际整合,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 俄罗斯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走过1998年金融危机的俄罗斯经济就像从灰烬里飞出的一只浴火凤凰,在新近国际信用评级当中,被著名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评为投资等级。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无疑为俄罗斯经济增添了双翼。 这两大工业血脉的开采和生产控制了今天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并且创造了50%的出口贸易产值和40%的国家收入。 在金砖四国中,四个类型的国家向世界展示出了大国成长的不同道路:俄罗斯作为前超级大国苏联的继承者,在经历了一段过山车式的大滑坡后,重整旗鼓,携前超级大国的余威,终于回归到了大国行列。 另外,俄罗斯还是钯、铂、钛的第一大产国。 与巴西的情况有些类似,俄罗斯经济的最大威胁也隐藏在政治之中。 普京政府虽然在其五年任期内成功地将国民生产总值提升了30%,可支配国民收入也有明显增多,但政府当局在处理尤科斯石油公司一案所体现出的民主缺失却成为远期投资的毒药,无异于一把隐形的达摩克利斯剑。 虽然俄罗斯地大物博,能源丰富,如果缺少了有效遏制腐败的必要体制改革,政府在未来发展态势面前依然不能高枕无忧。 金砖国家之俄罗斯两大挑战:抑通胀减赤字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如何确保2010年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是俄罗斯政府的头等大事。 从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来看,抑制通胀、削减赤字是政府当前面临的两大挑战。 俄罗斯经济2010年持续复苏,但进入下半年后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势头减弱、国内罕见旱灾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全年经济仅增长4%。 受国际能源价格攀升拉动,2011年前两个月俄罗斯经济同比增长4.4%。 政府预计,2011年全年经济增幅约为4.2%。 受2010年旱灾影响,农产品()价格大涨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去年全年通胀率达8.8%,远超政府预期。 2011年通胀形势依旧严峻,受食品价格上涨拉动,2月份俄消费物价水平比上一年同期上涨9.7%。 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要求,未来三年将年通胀率控制在4%至5%。 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政府从平抑粮价入手,2011年2月起动用储备粮干预市场。 此外,俄罗斯中央银行2月底宣布将再融资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俄央行自2009年4月以来首次加息,向市场释放了适度收紧信贷的信号。 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抑制通胀,但专家普遍认为,俄罗斯未来通胀水平仍将维持在高位。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计,2011年通胀率为6%到7%。 但俄罗斯宏观经济研究和短期预测中心首席专家德米特里·别洛乌索夫认为,即使今夏不再出现自然灾害,俄罗斯通胀率也将维持在8%至8.3%的水平。 而俄罗斯著名学者叶夫根尼·亚辛认为,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不得不提高财政支出、加大借贷规模,这将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全年通胀率可能达到8.9%。 财政赤字方面,2010年俄罗斯财政赤字为1.795万亿卢布(约合639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 财政部认为,由于当前国际石油市场行情向好,2011年赤字水平可能低于2%。 财政部长库德林表示,若石油价格达到每桶100美元的水平,俄罗斯就有望于2014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但分析人士认为,作为能源输出大国,油价上涨固然可以大幅提高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但对俄罗斯经济并不总是有利,因为油价过高会抑制其他国家的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这反过来又会给俄罗斯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 此外,也将导致热钱涌入俄罗斯,加大经济风险。 对于俄罗斯未来经济走势,专家存在不同观点。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发展中心研究所认为,由于经济刺激政策效应减弱、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在国际油价可能波动的情况下,俄罗斯国内缺乏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因此2012年经济增长步伐可能继续放缓。 而俄罗斯科学院经济预测研究所认为,未来数年油价将持续走高,受此拉动,2012年俄罗斯经济增幅有望达到6.9%,而通胀率将降至7.8%。 从深层次看,俄罗斯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制约了其宏观经济发展,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和原材料,特别是油气出口。 俄罗斯总理普京2011年年初表示,2010年财政收入超过一半来自能源领域。 这种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俄罗斯经济缺乏内生性增长动力,导致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低下。 尽管俄罗斯大力倡导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对能源行业的过度依赖,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非一日之功,在新经济增长点并未形成、外部经济环境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依然是摆在政府面前极其艰巨的任务。 2015年1月1日,俄罗斯开始担任金砖国家机制轮值主席国。 俄总统普京表示,将利用主席国身份进一步提高金砖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普京在向巴西总统罗塞夫致新年贺电时表示,2014年巴西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举行了一系列基于理解和互信的会晤,达成丰硕成果。 俄罗斯在2015年担任主席国期间,将与各国协力合作,进一步提高金砖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 普京表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在促进工业生产与技术交流方面成效显著,对各国交流医保、教育、科学等社会领域经验十分有帮助。 五国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立场一致,合作有望展开,在能源、矿产开发及加工、高科技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也即将出现新的合作项目。 金砖国家峰会将于2015年7月初在俄罗斯城市乌法举行。 正是看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巨大发展潜力,南非共和国作为南部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一直希望加入该机制。 2010年以来南非政府积极推动,南非总统祖马从年初开始就对“金砖四国”展开游说工作。 他曾在2010年4月份到8月份,接连访问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 祖马表示,与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会给南非的经济增长带来机遇。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 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解决就业是南非当前面临的最重大挑战,单靠南非企业远远不够,必须大力吸引国外投资,而此次峰会正为引进外资提供了绝好机会。 南非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尤其是铁路网建设远远落后其他金砖国家,这成为制约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瓶颈。 这一行业可为国外投资者提供大量投资机会。 此外,南非能源结构较为单一,电力供应紧张,这是制约南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为此南非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应用比例。 商业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其他金砖国家在新能源发展和应用方面拥有领先优势,比如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在南非市场颇受欢迎,巴西在发展生物能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印度和俄罗斯在新能源科技研发领域的成果值得借鉴,而南非的煤制油技术全球领先。 金砖国家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增加合作。 南非矿业企业希望与金砖国家投资者合作,但是这种合作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能够切实帮助当地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工人技能,有益当地社区。 他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唯一的非洲成员,南非还是金砖国家贸易和投资进入南部非洲的门户。 借助南非企业在南部非洲的销售和生产网络,金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及时、便利地进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5个国家和地区。 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使新兴经济体有了非洲声音,从而更具代表性。 金砖成员国已经成为非洲以及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其他各金砖国家都已经认识到非洲地区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抓住机遇。 在未来几个月当中,非洲将建立地区发展经济合作机构之间的自贸区,包括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发展市场以及西非经济共同体之间。 非洲很高兴金砖其他伙伴将把南非视作进入非洲市场的一块“跳板”,并且愿意在非洲经济发展机遇方面提供意见。
今夏高温导致电力负荷9次创下历史新高,高温天气如何节约用电?
今夏高温导致电力负荷9次创下历史新高,因为天气热,很多防暑降温的方式都是要用电的。 比如:开空调,吹电风扇……今年天气又很热,所以导致今年夏天电力负荷九次创下历史新高。 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很重要的,一旦没有电可以说我们将无法正常生活。 那么,高温天气如何节约用电?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高温天气如何节约用电?
高温天气,很多人肯定是要开空调的。 但是注意,空调的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建议开空调的温度设置在27℃左右。 据相关了解,空调温度高1℃,大约可以节约7%~10%的电左右。 那么,如果大家开空调温度太低就意味着很耗电。 所以,高温天气里,建议大家开空调时将温度控制在26℃左右,这样不仅能够省电,而且还能够有利于身体健康。 然后,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空调打开之后为了省电,家里面凉快点就会装空调关掉,或者是离开房间一小会,也会把房间的空调给关掉,进入房间里面之后又开。 这是,频繁开关空调并不能省电,反而还耗能。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频繁开空调。 白天的时候是很明亮的,所以大家尽量少开灯,或者不开。 养成一种随手关灯,人走断电的好习惯。 家里面那些不经常使用的电器,就应该要及时关闭电源,减少长待机的耗电。 可以通过吹风扇的方式来节约用电,吹风扇用的电肯定比吹空调用的少。 吹风扇的时候,很多人觉得风扇吹的风是热的,不舒服。 这种时候可以在风扇前面接上一一盆冰水,让风扇对着冰水吹过来,这样吹过来的风就会是凉风。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几种节约用电的小妙招。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0ad5bae0b73c974c7f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