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城故事
作者:忆清 编辑:冯晓晖
本文首发于2025年7月20日《九江日报·长江周刊》总第1035期,经作者授权转发。
汉阳峰,庐山第一峰,我一直向往,却无缘一探究竟。今因缘际会,朋友说要爬山,好处是有闲有友,坏处是有雨,且这雨已下了两日,毫无停歇迹象。我们挑此时爬汉阳峰,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明知山有雨,偏向雨山行。转念一想,想去,就去,哪管那么多?人生要有说走就走的勇气,趁热情未消,士气高昂,朝拜心中神往的山峰。
雨水紧裹山峰,云雾弥漫,仿佛整座山沉入无边凉水,坠入连绵梦境。山中空气湿漉漉,草木在氤氲中蓊郁。山径被雨水冲刷平整,无踏痕,仿佛无人涉足。每迈一步,留下脚印,脚下黏着厚泥,似大地在挽留,让我们慢些走,多逗留。山道蜿蜒,雨水汇成细流,时而冲出泥石路,时而在凹地积水洼,时而在羊肠小道变出肌理图案,水哗哗流淌,奔向不知名的山脚。
雨后之山,化为秘境。首次雨中爬山,方知山路松软,会呼吸,有弹性,蓬松可感。一脚踩下,深浅不一,时滑时稳,全凭运气。山仿佛有了生命力,接触时反应鲜明。落下的雨打在树叶上,雨珠挂坠,行走时扑面而来,仿佛森林的亲吻,沁凉柔和,带微甜气息,不觉惊扰,反让人心旷神怡。这是山野甘露,到了唇边,怎能不尝?
我们此次攀登,需要越过三座山峦,历经无数不规则山路。既有羊肠小道,泥石流冲出的石块路,也有碗底粗的滚木路,极不平整,错落杂乱。一会上坡,一会下坡,从小汉阳峰、豆叶坪,到大汉阳峰。雨水不知疲倦地敲打着伞面,伞与伞碰撞,发出低沉声响。伙伴们的衣衫已经湿透,但没有一人抱怨,只有沉重脚步和衣衫摩擦的窸窣声。行至山腰,风雨骤烈,雨点抽打脸庞,凉丝丝的,我们的行走更艰难了。拐过一道弯,风吹来,朋友说这是“迎风坡风”。这里的地形紧凑如口哨,风从收紧的通道内冲来,与开阔地之风大相径庭。细品方觉区别,原来,只要我足够细微,再小的世界也可辽阔起来。
山路难行,心却挣脱尘嚣,轻盈起来。雨水洗涤山石草木,也冲刷了心上尘埃与疲惫。雨声绵密如禅颂,万物被水汽浸染,柔和迷蒙,令人窥见平日未察之物。春天新竹在高山茶园冒出,嫩绿与茶树碧绿,层次起伏,绿意盎然。脚步常常陷入泥中,裤腿愈脏,心却愈清朗。雨水让我一身泥泞,我却见晚于山下盛开的花。野蔷薇粉色小脸散发馥郁气息,似仍在四月。粉花绣线菊团团盛放,列于小路两旁,如山的仪仗队,隆重迎接雨中来客。浓雾渐散,山峦轮廓清晰。峰顶生出矮花丛,星星点点,风中摇曳。山下花事两月前结束,山巅花却初醒,悄然绽放。花朵细小精神,颜色清丽淡雅,被雨濯洗愈发透亮。它们依偎山石,不顾山下喧闹,遵循山巅时序。
我久久凝视迟开的花,痴了。山巅自有无声历书。凡人常被世间喧闹裹挟,自以为洞悉节令,殊不知山巅时光自成模样。生命各有节律,有的应和众人,有的回应内心天时。这些晚开的花,有不为人知的坚持与沉静。
天籁雨中听。在风雨中屏息,倾听自然声响,悠远漫长。满山雨如朝夕珍珠,缀饰此路。险不觉险,累不觉累。时而遇山莓,红艳如灯笼,酸甜可口。木半夏似小辣椒,实则酸涩,咋舌。一边走,一边吃野果,兴致盎然。
风起,雾散,衣衫湿透,雨水从袖口衣角滴落,在泥地砸出小水坑。狼狈外表下,内心如被清泉洗过,澄明通透。山巅空气清冽入肺,怪不得医生说爬山是洗肺,雨中爬山是否可算换肺?我莞尔,最洁净的观看,需最泥泞的旅途。身体沾泥,心灵舒展自由。
山上树有灵性,似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路边树杈避开道路,往空旷散枝,如待客主人,束发背手而立,风吹时簌簌作响。想起三毛:若有来生做树,一半安详土中,一半飞扬风里,一半阴凉,一半阳光,沉默骄傲,不依靠,不寻找。此刻,树之形容具象化。
雨歇,雾薄,山峦脉络如洗。满山青翠欲滴,叶子饱饮甘霖,透着沉静光泽。汉阳峰顶如青翠汪洋,绿意浓稠,连绵起伏,深浅不一。这青翠非草木本色,乃雨水云雾挥洒的笔墨,天地空灵本真的精神呈现。生命在雨水浸润下,洗去浮华,透彻安宁。举目四望,绿意如海,草木饱含水气,每片叶子似在低语,诉说山之静谧。
沿着陡峭山路,我们用尽最后的力气努力前行。路似荒野小径,斜坡锐角,每段令人生畏,气喘吁吁。几近绝望时,汉阳峰顶终于到了!眼前,石砌的小屋青苔遍布,屋顶有碑,上有刻字。正面写着“庐山第一主峰”与“汉阳峰峰从何处飞来?历历汉阳正是断魂迷楚雨”,反面则写着“大汉阳峰”和“我欲乘风归去,茫茫禹迹,可能留命待桑田”,落款是“清朝南康知府王以敏”。大家稍微休整一下,便开始折返。
下山路依旧泥泞难行,但我们的心境却大不相同。雨水洗山路,也洗心尘。我们一身泥水,带一怀清朗归来,如行过尘世,心无挂碍。回到山脚时,雨仍未停止。五小时行程,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又饥又冷,可无人诉苦,只觉得酣畅淋漓。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未如此尽兴淋雨了。雨中爬山,或许是成人淋雨的体面借口吧。回头看看大雾笼罩的四野,未见风景,也非炫耀,只觉来过,便了然。
忆清
【作者简介】
忆清,女,1978年4月生,江西湖口县人,现供职于某教育部门。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九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九江的地名由来
九江古称浔阳,柴桑。 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
它“襟江带湖”,雄据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称“江西门户”。 古书说九江“据三江之口、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
亦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
扩展资料:
九江是昌九一体化双核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之一,九江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
江西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 根据2014年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九江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
九江位于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老地名的故事:
梅绽坡,地处浔阳闹市区。 东靠五桂厂,南接浔阳路,面对莲花池,西接孔圣庙,北连大中路。 长约200米,最宽处约7米。 原为一自然坡地,旧时坡道上下有数条便道穿插,四通八达。
这里的房屋,原先大部分是矮小的居民住房。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开发商在这里大搞房地产开发,把这个坡给降平了。 关于梅绽坡这一地名的由来。
比较详细的说法是这样的:清代崇德年间,有一多年在外经商的梅姓商人,回浔定居。 在坡上购地建房,并在坡地前的街口开了一家布店。 此人特别喜爱“长春花”(老百姓称之为“四季梅”)。
在他居住的屋前栽了几株。 这种花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长,花势繁茂,生机勃勃。 到了秋天,百花凋谢,四季梅却依然开得那么耀眼。 就是冬天也是如此。
所以有“日日春”、“四季梅”之美名。 附近居民见了,也都喜爱不已,纷纷前来索种、栽种。 一时间,坡上坡下,梅花绽开。 “梅绽坡”由此而得名。
值得指出的是,九江人念这个地名,往往有两种误称。 一曰:“梅定坡”。 这应该是读了错别字。 因为“绽”字的右边正好是一个“定”字。 正应了那句话“长子读一截,矮子读半边”。
二曰:“煤炭坡”。 这应该是九江人的耳误兼口误,大家只要用九江话快速的念“梅绽坡”三个字,听起来就极象是“煤炭坡”。
今天的“梅绽坡”,既无“梅”,也无“坡”。 但它却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浔城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神偷李三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故事大全我为大家带来一篇神偷李三,快来看看吧明代嘉靖年间浔阳知府李明晓走马上任。大凡新官上任都想要作出一番大举动来这李知府想来想去觉得当务之急还是惩治盗贼为重。因为连年遭灾当朝皇帝只顾修仙求道由奸臣严嵩当朝全然不顾百姓死活乃至各地饥民遍野盗贼狂獗这浔阳府更不例外。就在赴任的旅途也遭遇盗贼的光顾一头驮行李的壮驴在驿馆被盗这事让他十分恼火。 *** 还没坐稳知府大人便急急地在全辖区内张贴布告捉拿盗贼悬赏银两让盗贼无处可藏。 这一招还真见了效果不出十天府衙里就抓到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盗贼。一时间李知府有点飘飘然起来。 这日李知府升堂问案惊堂木一拍正要喊差役带犯人上堂忽觉身边少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心头大惊――原来案上的大印竟然不翼而飞了!这还了得做官的没了印就是贫民百姓了还能审什么案?上任伊始就丢掉大印可是做官的大忌呀。 “退堂!”李知府大喊一声慌乱地走进内室只把堂下的衙役们个个弄得目瞪口呆。李知府暗暗把此事告之师爷当下两人就在府衙找寻起来。可任他们把整个府衙掀翻了也没有找着官印。这么说来莫非是盗贼报复而有意为之?这官印可是李知府的命根子平常总是放在身边的是哪个盗贼竟有这么高的本领在他身边悄无声息地盗了去? 看来此事不宜声张只能暗找。李知府接连派出心腹在城里打探可一番下来竟也没有什么消息。第三天的头上有人向李知府禀报门外有人求见。李知府正烦着呢问是什么人属下说是一个衣衫破旧之人。李知府连说把那人轰出去。属下点头而去可不一会儿又急着回来了说那人不走问他有什么事他非要见知府大人说有要事告之关系到大人的前程和性命。一听此言李知府心中一惊:莫非那人送来了官印的消息?他立即站起身来对属下说:“快请他进来!” 来人瘦小矮黑一见知府即跪下道:“罪民李三拜见大人了犯上盗印实出无奈还望大人见谅。”果然是盗印大贼李知府不由怒火中烧正要喊人把他给绑了可转念一想便打消此念头威严地问道:“大胆刁民为何盗走本府官印还不快快交还本官。”李三嘿嘿一笑道:“小的这不给你送来了?”李知府顾不得身份急忙下来问官印在何处李三并不回答李知府的问话而是说:“自古以来尚有君子上梁不是饥饿之极谁也不想起那盗偷之心。现今大人抓住的百多号小贼可知会祸及几百号人性命?”李知府不解:“抓盗惩贼为民除害是我本职何来几百性命之忧?”李三道:“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一百多号人每人都有一个家你把他抓住了家人只有活活饿死。到时可是大人的罪过了。”这李知府原本是个明白之人之所以上任抓盗贼本意也是希望地方百姓安居乐业。现在被李三一番解释觉得不无道理。天下百姓丰衣足食自然天下无盗呵。但他对李三盗他官印之事委实恼怒一再要李三交出官印可李三要李知府放了抓的人才肯交出来。李知府说谁能相信他就是盗印之人呢?是不是假冒的也说不定。这时旁边的师爷过来在李知府耳边言语了几句李知府点了点头说:“既然你自称是盗印之人那么本府要印证一下你的本领如何?本府手上有一个金链子你如能在半个时辰内将此物盗去算你赢本府立马放人。若输了小心你的脑袋!”说着李知府扬了扬手上的金链子。 哪料李三一听此话吓得一下子跪在李知府面前连连求饶。师爷见此景况鄙视地说:“原来也只有这等本事骗子!”李知府很是失望不由怒道:“拉出去绑了!”李三一下子抓住李知府的手臂求他大发慈悲。李知府一摔手把李三摔了个仰面朝天。李三拍拍灰尘站起身对李知府说:“大人看看手臂上的金链子是否还在?” 那李知府一抬袖子愣了!李三扬了扬手中的金链子交给师爷道:“递给大人看看是不是他的原物?”李知府和师爷都给镇住了这才对李三施礼道:“还望壮士交出官印我们立马放人。”李三哈哈大笑道:“大堂上不是官印是什么?”两人抬头一看果见官印端坐在案上。不由感叹:“神盗真乃神盗也!” 李知府没有食言果然把抓的人全都放了而且还把李三聘进浔阳府当差专管全府偷盗之事。这李三原本是个穷苦人家只因父母双亡孤身一人从小在街上流浪走上了这条盗贼之路。因他身手快捷江湖中称快手李三。那一百多号小小盗贼原来也是被逼走上此路他们念及李三救命之恩全听他的教训。虽然也会干上那苟且之事但从不惹出什么乱子。说明白点他们只不过是从富人嘴里捡点剩余的食物以解一时之饥荒。 这日李三正在街上行走看见前面的当铺前围了一大堆人也前去瞧瞧热闹。只见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正与当铺的孙掌柜在争吵着什么地上碎了一地的瓷片。原来大汉要来当铺当这个瓷壶两人交手之际不慎将壶跌下摔碎。两人在争执谁的过失所以围上了许多看热闹的人。大汉是外地口音随同他的还有一个小瘦个子。争执来争执去最后还是孙掌柜自认倒霉谁叫是在自己店铺里摔碎的呢况且交接之时也说不清是谁先失手只好赔了一百两银子了事。两人拿了银子扬长而去。这浔阳府地乃长江咽喉之地来往人员复杂多变。李三凭着久走江湖的敏锐看出两个外地人行动可疑特别是那个瘦小子穿着长衣宽袍里面似有异物之嫌。莫非他们有什么苟且勾当?想到此处李三心头一惊便悄悄跟上那两人。 果然两人大摇大摆地走过了一条街道后便立即快速奔走起来。此时李三已有八分把握了只紧跟住不放。 来到码头两人这才歇住脚踏进了一家小酒馆。李三也跟着进去要了一壶酒两碟小菜坐在他们对面独饮起来。不一会儿李三喝醉了他喷着酒气来到两人的桌前大喊道:“兄弟江上水寒多喝两盅酒解解寒气俺敬兄弟一盅!”哪料大汉把手一推道:“哪个是你兄弟不要在这儿撒酒疯。”李三一个趔趄酒盅里的酒全洒在旁边那个瘦小子身上。李三连说对不起用自己的衣衫去擦拭瘦小子的长衫。擦拭完毕李三仍喷着酒气道:“兄弟不喝就算了别发这么大的脾气嘛!”说着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 一出小酒馆的门李三摸摸袖中的东西不由得意地笑了。不一会儿那两人也从小酒馆里出来急急走上码头上的大船。就在大船离开码头的那一刻李三突然从暗处走出来对那两人大喊道:“兄弟看看丢掉什么东西没有?”那瘦个子猛然一 *** 前脸色突变。李三站在码头上冷笑道:“兄弟你也不称称自己有多重竟敢在快手李三的地盘上做手脚回去好好练练吧。” 李三从码头出来转过街角与府衙里的王捕快撞了个满怀王捕快问他看见两个外乡人没有李三说:“看见了他们刚刚离了码头走了。”听过此话捕快便停住了脚步后面的孙掌柜一听李三这话一下子瘫坐在地哭嚎道:“完了完了那可是价值五千两的宝贝呀。” 李三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拿出一个金灿灿的蛤蟆道:“掌柜的先别哭看看宝贝是否就是这个?”孙掌柜一见双手抢过捧在怀里细细看了连连点头道:“是了是了是我的宝贝回来了!”李三这才向他们讲了事情的经过王捕快听得惊讶万分孙掌柜不住给李三叩着响头。李知府听说这件事后对李三越发刮目相看了。李三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加上李知府与其他官员交往中忍不住要多炫耀几句不但本省知晓有个快手神盗李三还传进了京城。 这下可就惹上麻烦了。 这日李知府叫李三给本城的王善人送个帖子大街上人来人往甚是热闹。可忽然间李三的脚跟被一个年轻人踩了一脚年轻人急忙赔罪蹲下身子给李三提鞋跟李三正要说声不用忽觉身上有异一摸那个帖子不见了。李三暗叹一声好身手但他不动声色也蹲下身子拍拍年轻人的肩道:“好了回去吧。”年轻人站起身见那个帖子已捏在李三手中不由双手抱拳道:“佩服佩服果然是快手。” 李三心中十分疑惑暗想这年轻人似是京城口音刚才的戏法只不过是对自己一种试探而已那么他远道而来为什么要给自己开这样一个玩笑呢?看样子他对自己还是很了解的究竟有什么目的呢?但李三公差在身没有去跟踪那个年轻人。 当李三完成差事回到府衙时却见李知府恭恭敬敬地陪着那个年轻人在喝茶李三这下倒吃惊不小。李知府一见李三忙说道:“李三快快见过京差大人!”李三正要行礼京差大人呵呵大笑起来:“免了免了我们不是在大街上行过礼了嘛。”李三正要退下李知府喊道:“慢还有一重要之事告之于你。”这时只见那个京差大人脸色一变拿出一纸公文在大堂之上宣读起来。 听着听着李三的脸色暗了下来。原来是京城里的锦衣卫看上了李三的快手命他速速进京当差。宣读完毕后京差大人吩咐道:“李三快去准备准备我们明日一早动身万万不可延误了行程。” 李三跪下道:“小的在浔城这么多年还有一些琐事未能了结望大人开恩容留三日三日后一定不误行程。”那京差大人倒也爽直准许了李三的要求。事后李知府见李三长吁短叹的样子便拍拍李三的肩道:“你在本府当差多次立功但这次本府想不放你走也不敢呀上命难违呵。不过临走之前本府有一句话相送京城毕竟是帝王之地办事处处小心为好。”李三朝李知府深深地鞠了一躬而后大步走出门去。 这三天的时间京差大人在李知府陪同下游遍了浔城的繁华之地倒也落得快活。 三天后李三没有按约而来而是一个小乞丐手捧一封书信和一个木匣交给了李知府说是李三前天给了他一两银子叫他今日务必送到府衙。 李知府心头一惊京差大人大怒道:“好个李三玩什么花招?”李知府把那信拆开交给京差大人只见上面写道:李三本是微下之人实不敢高攀。况且这些年来做下许多耻秽之事早有收手之念。今剁下手指两根交由大人向上交差。从此小人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做个安分守己的寻常百姓。 打开木匣里面果然是两条细长的断指。以上就是神偷李三的所有内容了,还想知道更多,请收藏神偷浔城故事 | 邹方中——驶入快车道的九江港
庐山天下秀,驶入快车道的九江港,江西交通图上的绿线连接着鄱阳湖与长江。 九江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故事,见证了江西水运的发展。 九江,位于长江的黄金水道上,作为江西的门户,其港口地位显赫。 从2008年到2012年,我有幸在九江港工作了四年,与同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之后,每年的九江之行,都是对旧时光的回忆,对朋友们的思念。 2021年,我加入编写《中国港口史》的工作,而2024年2月,交通部部长黄镇东的到访,更是让我渴望重聚九江。 九江港的辉煌体现在其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上。 2022年,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1亿吨,同比增长5.92%,集装箱吞吐量76.90万标箱,同比增长18.20%。 九江港的航线不断拓展,始发的集装箱航线达到11条,与省内外铁水联运站点开通至27个,与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协作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九江港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其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集散基地。 矿建材料、煤炭、钢铁原材料和石油化工产品的集散,都离不开九江港的贡献。 近年来,九江港新建了多个码头,如江西港口集团投资的红光码头、九江九鼎公司码头和安信码头,这些新建的码头进一步提升了九江港的运力。 九江港与黄冈的物流跨江合作,以及通过“散改集”、“海进江”等方式,不仅优化了物流效率,还扩大了九江港的辐射范围。 在世界前50大港口的排名中,九江港由2021年第47位上升至第40位,其作为区域枢纽港的地位日益凸显。 邹老师的摄影技术令人钦佩,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九江港的宏伟与活力,也捕捉了港务职工的精神风貌。 九江港的故事,不仅仅是数字与数据的累积,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汇。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eee9467874bb9cbfbe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