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离我们有多远 速查身边这些隐患
近日,甘肃天水一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
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铅中毒危害大不大?
能治好吗?
如何远离潜藏在身边的铅暴露隐患?
△图上患儿的血铅值达364微克/升,远超国家健康标准100微克/升,处于中度铅中毒状态
什么是铅中毒?
铅是一种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属元素,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如冶炼、焊接、玻璃制造、电池制造和回收、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含铅涂料和颜料等。
铅进入人体的途径一般有两个:
从呼吸道吸入 ,如吸入汽车排放出含铅的尾气、二手烟等。
从消化道摄入 ,如饮用铅污染的水,食用含铅的食物(如老式爆米花、不合格的皮蛋等)、使用不合格的锡器和彩釉餐具等。
此外,孩童可能 通过啃食表面有油漆的玩具和铅笔等摄入铅 。
当人体摄入过量铅时,就会引起铅中毒,对 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永久性伤害。
由于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儿童更容易受到铅的神经毒性影响,包括 认知和行为发育受损,导致注意力缺陷、冲动控制障碍 等问题。
万一铅中毒了
会有哪些表现?
急性中毒
多因消化道大量吸收所致,发病迅速,有恶心、呕吐、腹胀、阵发性腹部绞痛、便秘或腹泻,头痛、血压升高、汗多、尿少、苍白面容(铅容)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表现为痉挛、抽搐、高热、昏迷等。
慢性中毒
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头晕、乏力、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消化系统主要为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便秘或腹泻、腹绞痛等。
儿童铅中毒
可出现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智商降低、阅读障碍、手眼协调差、认知能力下降 等神经系统症状;还有 贫血、厌食、发育迟缓、腹痛、便秘或腹泻、 听 视力下降 等症状。
△图源:成都疾控
出现上述中毒表现,初步怀疑铅中毒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血铅水平,明确诊断后接受正规治疗。
孩子血铅超标
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相对成人,儿童更容易铅中毒。 这是因为儿童铅吸收率高达42%~53%,约为成人的5倍,而排铅能力只有成人的1/7。
铅 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接触到。
玩具文具
铅属于稳定剂,有定色功能,被普遍使用在孩子们常用的玩具、文具上。一些劣质文具容易含有过量的铅(如不合格的修正液、修正笔、修正带、蜡笔、铅笔、水彩笔等)。孩童玩玩具、摸东西后,如果 不洗手就吃东西,或者直接啃手、咬指甲 ,就可能导致血铅超标。
值得一提的是,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不含金属铅 ,而 铅笔外壳上的彩色涂料 才是可能含铅的部分。
环境污染
装修材料、二手烟、汽车尾气或住所周边有化工污染严重的工厂,也可能导致铅从呼吸道摄入。
含铅的食物及容器
不合格的皮蛋可能会含有铅。目前,我国已禁止使用氧化铅制作皮蛋, 购买皮蛋应选择有SC标志的合格产品 。
一些铅锡合金的酒壶、彩色陶瓷餐具等容器,如果使用不当,磨损较多,可能会导致色料溶出,引发铅中毒。
△图源:成都疾控
做好这6点
预防铅中毒
教育儿童 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注意儿童个人卫生,勤剪指甲。 指甲缝是非常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
经常清洗儿童玩具和用品,用干净的湿抹布清洁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
不要带儿童到重工业工厂、化工厂、高速公路附近散步、玩耍。 孕妇和儿童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选购儿童餐具,应避免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
直接从事重工业或化工厂作业的家庭成员下班前必须换工作服和洗澡。不应将工作服和儿童衣服一起洗涤。
加强营养,降低血铅水平:
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肉类;
食用富含铁、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坚果、海产品;
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定时进食,避免食用过分油腻的食品,降低肠道内铅的吸收。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日常环境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铅污染
铅中毒不容小觑
一定要多加防范
如果孩子接触或误食含铅物品
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家长没事儿别推孩子溜马路,预防铅中毒
到了夏天,有很多家长喜欢推着儿童到马路上遛弯,而这种情况其实是具有安全隐患的,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还有一种就是容易造成儿童铅中毒。 遛马路宝宝更易铅中毒高处风速大,空气流通会快些,可能造成短时间内底层空气含铅量略高,但如果认为这是造成婴儿铅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不对的,而且相差16倍更是天方夜谭。 业内一般认为1.5米以下即人的活动层,其空气污染物的浓度随高度变化没有太大差别。 婴儿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发育不完善,但是对铅的吸收率却是成人的5倍多,所以婴儿容易铅中毒。 医学表明,铅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呼吸道吸入过量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从而导致中毒。 铅中毒对婴儿的智力有影响,家长要学会怎样预防。 让婴儿尽量远离汽车尾气有助于健康。 如何预防儿童铅中毒1. 减少儿童在马路上的时间,特别是车流量高峰时段,以减少含铅汽油废气对儿童的污染;2. 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一天有两个空气污染高峰,也有两个相对清洁的低谷。 两个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两个相对清洁时段是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前后。 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开窗时间,避开污染高峰;3. 父母为铅作业工人者,应尽可能减少通过工作服、双手、头发等将铅带入家中,污染家庭环境;4. 住房装修(特别是儿童的卧室)应尽可能用无铅涂料;5. 少食用罐头食品和爆米花、皮蛋等含铅量大的食物。 总之,家长没事儿别推孩子溜马路,预防铅中毒。 如果你想掌握更多防范儿童铅中毒以及宝宝食物中毒怎么办的方法这方面知识,请锁定接下来的倍领安全网的持续更新哦!
铅中毒有什么症状???
分类:医疗/疾病 >> 外科 问题描述: 我小时候经常用铅笔剃牙,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解析: 其临床特点为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表现头晕全身无力、肌肉关节酸痛、不能进食、便秘或腹泻、肝脏肿大、肝区压痛、黄疽、血压升高实验室检查:除铅中毒指标明显升高外,胆红质升高、ALT升高;尿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尿卟胆原阳性;血色素和红细胞均下降。 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肌肉萎缩及肌无力。 严重者发生铅麻痹,即垂腕、垂足症;铅毒性脑病,出现剧烈头痛、抽搐、谵妄、惊厥、木僵甚至昏迷。 个别病人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一般说来,经驱铅治疗后,可很快恢复,除铅中毒性脑病外,很少有后遗症,预后良好。 慢性中毒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临床上有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 神衰,是铅中毒早期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其中以头昏、全身无力最为明显,但一般都较轻,属功能性症状。 尚有不少早期铅中毒者,上述症状也不明显。 多发性神经病,可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 感觉型的表现为肢端麻木和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 运动型的表现有:1、肌无力,先是握力减退,出现较早,也较常见。 进一步发展为肌无力,多为伸肌无力。 2、肌肉麻痹,亦称铅麻痹,多见于桡神经支配的手指和手腕伸肌呈腕下垂,亦称垂腕症;腓骨肌、伸趾总肌、伸庶趾肌节呈足下垂,亦称垂足症。 脑病,为最严重铅中毒。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高热、烦躁、抽搐、嗜睡、精神障碍,昏迷等症状,类似癫痫发作、脑膜炎、脑水肿、精神病或局部脑损害等综合征。 国内由于劳动条件改善,较少发生,但国外儿童发生率很高。 消化系统: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 消化道症状 包括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上腹部胀闷、不适,腹隐痛和便秘,大便干结呈算盘珠状,铅绞痛发作前常有顽固性便秘作为先兆。 腹绞痛为突然发作,多在脐周,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每次发作自数分钟至几个时。 因疼痛剧烈难忍,常弯腰曲膝,辗转不安,手按腹部以减轻疼痛。 同时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可有呕吐。 检查时,腹部平坦柔软,可有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减少,常伴有暂时性血压升高和眼底动脉痉挛。 血液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如血δ一ALAD活性降低,尿δ一ALA增多,尿CP增多,血FEP,ZPP增多等最后导致贫血,多为低色素正常红细胞型贫血。 其他系统:铅对肾脏的损害多见于急性、亚急性铅中毒或较重慢性病例,出现氨基酸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及肾功能减退,提示中毒性肾病,伴有高血压。 女工对铅较敏感,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可引起不育、流产、早产、死胎及婴儿铅中毒。 男工可引起 *** 数目减少、活动减弱及形态改变。 此外尚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铅笔的笔芯是由石墨制成的,不是铅.别担心.
儿童铅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是因为母亲怀孕的时候没有注意自己的饮食。 铅存在的范围非常广,不注意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发现。 孕妇吃东西的时候最好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不能够给孩子带来伤害。 不要选择晚上吃路边摊,更不要去喝一些不好的饮料。 一切要以孩子的身体为主,伤害孩子的事情千万不能去做。 孕妈妈要学会让自己安心待产,必须要对孩子好好的保护。
孩子一旦铅中毒后,会影响到孩子的神经系统以及身体的细胞。 严重一点的话孩子的肾功能也会逐渐萎缩,心血管会出现堵塞的现象。 爸爸妈妈一定要给孩子保驾护航,不能让孩子出现认知缺陷和语言发育迟缓。 体内有铅的话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认为铅水平很低便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永久的伤害。 父母如果大意的话,孩子的身体会十分危险。
家长一定要从孩子居住的环境入手,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居所。 家长不能够让孩子在提炼厂和采矿厂玩耍,周围的环境十分糟糕。 可以选择带孩子去远一点的公园玩耍,让孩子的身体得到一定的保障。 不要总是在带孩子的时候偷懒,否则的话孩子生病家长也会十分痛苦。 家长可以把周围含铅的东西全部都去除,不要让孩子轻易的接触。
总的来说家长一定不要给两岁以内的宝宝买含铅的玩具,会让孩子将铅成分吸入到身体当中。 一定要养成给孩子勤洗手和剪指甲的习惯,因为这样才能防止孩子出现疾病。 颜料的质量不能够保证,因此孩子的身体会隐藏一些安全隐患。 父母一定要知道什么能给孩子玩什么坚决不能给孩子,从日常生活当中保驾护航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发展。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7df5173c886f67dab4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