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高质量发展答卷 我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 十四五
“他骂侄女‘六亲不认’,结果自己成了最打脸的那个。”

真的是万万没想到,一场豪门争产大戏,最戏剧性的反转不是来自法庭,而是来自一份公证文书。
7月24日,财新网披露的杭州市东方公证处继承公证书(编号:(2024)浙杭东证字第1695号),狠狠扇了宗泽后一记耳光。
过去几个月,这位宗庆后的亲弟弟上蹿下跳。
先是公开指责宗馥莉“自私狭隘”“逼迫弟妹无路可走”,后又声称杜建英和宗庆后“有实质性婚姻关系”,甚至呼吁官方彻查宗馥莉转移资产的行为。
结果公证书一出瞬间打脸,网友们也炸开了锅:“原来杜建英从头到尾都是小三,宗泽后这是替‘外室’站台?”
因为文件上白纸黑字写明,宗庆后生前从未和原配施幼珍离婚。
而宗馥莉正是凭借宗庆后死亡和火化证明、父母的结婚证、独生子女证等12项材料,合法继承了父亲在娃哈哈的29.4%股权。
展开剩余73%这份公证书不仅证实了宗馥莉的继承权,更让宗泽后此前的“正义人设”彻底崩塌,也让人更加质疑他和杜建英的关系。
宗泽后最尴尬的翻车点,莫过于他信誓旦旦宣称“杜建英和宗庆后是合法夫妻”。
结果公证书显示,宗庆后和施幼珍的结婚证直到他去世都有效,而宗馥莉的《独生子女光荣证》,更是直接佐证了施幼珍的合法配偶地位,以及确认宗馥莉是唯一继承人。
所谓的网络传言,宗庆后和杜建英是合法夫妻,跟自己家住对面,房子很大很好,三个孩子也不是私生子,应该是被收买的水军。
有法律人士忍不住调侃:“如果杜建英真是正牌妻子,那宗庆后岂不是犯了重婚罪?宗泽后这波操作,到底是帮‘弟妹’还是坑‘弟妹’?”
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宗泽后一边痛斥宗馥莉“不念亲情”,一边被扒出自己在美国的公司与杜建英的海外业务存在利益关联。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宗馥莉接手娃哈哈后,砍掉了宗泽后关联企业的瓶标印刷业务,直接断了他的财路。
也难怪他跳得这么高,合着不完全是替“无辜弟妹和几个私生子女”讨公道,而是替自己的钱包鸣不平。
耐人寻味的是,杜建英的三个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全部持有美国护照,而宗馥莉则是香港身份,妥妥的中国籍。
网友对此更是犀利吐槽:“骂宗馥莉‘不认自家人’,结果三个私生子拿的都是外国籍,宗泽后这双标玩得溜啊!”
归根结底这场闹剧的本质,根本不是“家族伦理剧”,而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争夺。
豪门恩怨从来不是道德剧而是利益战,宗泽后打着“主持公道”的旗号,实则想分一杯羹。
宗泽后嘴上喊着“血脉亲情”,行动却很诚实——他公开提议“如果国资收购宗馥莉的股份,我愿意出山振兴娃哈哈”。
而杜建英一方也没闲着,三个子女不仅在香港起诉宗馥莉,要求分割18亿美元信托资产,还向杭州法院申请调取宗庆后的DNA样本,试图证明血缘关系。
可惜的是,即便亲子关系成立,按照《民法典》,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也受限于遗嘱效力。
宗馥莉手握2020年公证遗嘱,白纸黑字写明“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
这场官司的赢面,恐怕没那么容易翻盘,宗馥莉或许冷酷,但至少守住了属于自己的财富,还为委屈了几十年的母亲出了一口恶气。
而这场闹剧最讽刺的莫过于:
在亿万遗产面前,亲情常常是第一个被牺牲的筹码。骂别人“六亲不认”的人,自己才是那个最算计的。
关于对十四五规划核心要义“三个新”的解读
关于十四五规划核心要义“三个新”的解读
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要义可以归结为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以下是对这三个“新”的详细解读:
一、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中国将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这一阶段,中国不仅要在经济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还要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取得全面进步。 同时,中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因此,新发展阶段要求中国在变局中开新局,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三、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是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一格局的形成,是中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在具体布局上,新发展格局将从科技、产业、体系机制、民生、文化、生态、安全与国防军建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 例如,在科技方面,将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方面,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民生方面,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在文化方面,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生态方面,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在安全与国防军建方面,将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
综上所述,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要义“三个新”体现了中国在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布局。 通过深入理解和贯彻这三个“新”,中国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规划是哪一年到哪一年(十四五规划是什么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 实施时间:2021年-2025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2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相关新闻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写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金秋的北京,又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 这是意义非凡的高光时刻——作为重要议题,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_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这是逐梦未来的重要里程碑——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之际,中国将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百年交汇,谋篇布局。 这次会议的召开和释放的信号,将为中国和世界发展注入更强大的信心。 凝心聚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鄱阳湖捕鱼20多年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下沙头村村民吴华山“上岸”转行。 今年1月1日起,长江禁渔启动。 和吴华山一样转产的渔民有20多万人。 为全局计,为世代谋。 2016年1月,“十三五”刚刚开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翻开新篇章。 “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落地。 理念指引实践,奋斗谱写篇章。 5年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一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开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5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发展前景更广阔——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跨上1万美元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总体将如期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中国建造惊艳世界;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和上亿市场主体,中国经济活力迸发,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中国,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高质量发展亟待“闯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 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准确体察中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 立足当前,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凝聚起国家奋进的强大力量——总书记主持召开系列座谈会,直接听取社会各界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谋划“十四五”发展,他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 中央还首次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 ”总书记谆谆嘱托。 着眼长远,关于未来中国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逐渐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画卷即将铺展,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跃然纸上。 御风前行,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构建新发展格局0.7%!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实现转正,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 面对风险挑战,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均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砥砺奋进,御风前行。 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对“十四五”发展方位和形势作出科学研判——“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方向清晰、步履坚定。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系上安全带、点击屏幕“开始”键,车辆缓缓起步,自动避让行人或障碍物不久前,网络在北京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体验服务。 随着5G时代到来,无人驾驶汽车“渐行渐近”。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 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犹如滚石上山、爬坡过坎。 创新,则是翻越关口的强大引擎。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要通过“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努力,推动科技创新率先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以高质量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南海之滨,春潮涌荡。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中央宣布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 这份改革“任务书”,为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吹响号角。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改革又到了新的历史关头。 面对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必须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勇往直前、风雨无阻。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大型数控机床、家居装饰品、精美水晶酒具一批批展览品完成通关,“奔向”上海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 11月初,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这里召开。 2020年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两届广交会成功“搬上云端”,第三届进博会如约而至三大国际展会次第召开,折射中国扩大开放决心。 “我们绝不会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开放为前提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说。 在开放中密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 人民至上,续写新的发展奇迹6月30日,一辆标有“四川乡村客运”的面包车穿过隧道、越过钢桥,驶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新建安居小区。 中国最后一个具备通硬化路条件的建制村,正式通车!阿布洛哈村位于金沙江大峡谷深处,彝语意为“高山中的深谷”。 过去,村民出村要走3个多小时。 如今,坐车10多分钟可出村,2小时就到县城。 一条公路,联通起小村与城市,打通贫瘠与富足、困顿与希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今年底,即将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再创辉煌——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将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书写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伟大奇迹。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要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总书记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更加彰显“人民”二字的分量。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都得到悉心呵护。 从社区值守,到居家隔离;从超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到疫情大考下基本民生有效保障、重点行业有序运转,人民力量全面彰显。 不同历史方位,发展重点不同。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决定了新时代发展重心所在——如何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让每个人都能享有更高水平的卫生健康服务?如何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早日成为现实?如何让庞大的老年人群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如何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破解教育不均衡困境,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9月坝上,蓝天、草原、旋转的巨大“风车”相互映衬。 这里是国家规划的9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将助力北京冬奥会成为“绿色冬奥”。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世界释放出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强烈信号。 现代化转型的道路上,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探索,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60多年,超过一个甲子的时间。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蓬勃生机活力。 驶向“十四五”航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中国号”巨轮将续写新的发展奇迹。
近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完成了什么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
今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用近30年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用40多年时间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经过一百年的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
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推进各方面改革,打开对外开放大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在2020年突破一百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百分之十七左右,稳居世界第二。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一万美元,稳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取得新成效,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 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 聚焦脱贫攻坚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现行标准下九千八百九十九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795716c9ada06914b8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