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首次!俄军人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由无人机押送收押为战俘
据参考消息援引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7月13日报道,乌克兰冲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一项完全由机器人部队执行的任务中,
俄军作战人员首次在没有人类步兵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被俘。甚至押送俘虏的也是无人系统,无需乌军士兵踏足战场。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里程碑:一场机器俘虏战俘的现代战争。
7月9日,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通过“电报”软件发布消息称,在哈尔科夫地区,他们首次成功地仅凭无人机和自杀式地面作战平台,迫使俄军士兵向无人装备投降。该通报称:“历史上第一次,俄军士兵在纯粹由机器人系统发起的进攻中投降。”
这支机器人部队部署了装载炸药的地面车辆,并攻击俄军的坚固阵地。
在摧毁数个掩体后,其中一台地面机器人系统靠近了一个部分坍塌的庇护所,迫使俄军士兵主动投降,以避免即将发生的爆炸。第3独立突击旅说:“当接下来的一台系统靠近一个被摧毁的掩体时,敌人为了避免爆炸,宣布投降。”
在没有人类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幸存的俄军士兵随后在多旋翼无人机的押送下到达乌军防线,并按照军事规程被收押为战俘。
第3独立突击旅表示,该地区的俄军阵地此前已成功抵抗两轮由人类部队发动的进攻。无人系统的使用使得乌军得以控制这些阵地及邻近的战略目标。
这一进展还揭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法律真空。《日内瓦公约》并未规定如何对待被自主系统俘虏的战俘,这造成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并引发了关于机器在武装冲突中角色的新讨论。
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国防专家正在分析此类案例,以尽快将自主系统纳入地面作战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去年11月的一篇报道提到,乌克兰政府成立的Brave1小组称,乌克兰有160多家公司在制造无人地面车辆。这些车辆可用于运送物资、撤离伤员或携带遥控机枪。
一位代号为赫菲斯托斯的陆军上校离开军队,开始着手研制自动机枪系统。他表示,他研制的6款产品已经取代了前线的射击人员,使他们能够在远离危险的地方通过屏幕操作武器。
“部署在战壕中的步兵数量已大幅减少,指挥人员可以从远程点在线进行作战指挥,这降低了人员被杀的风险。”乌克兰第67机械化旅军官奥斯塔普·弗莱恩特(Ostap Flyunt)表示,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现代战争是远距离探测、干扰和摧毁技术的对抗,操作员只拥有是否打击的决策权。”
乌克兰战略产业部长格尔曼·斯梅塔宁(Herman Smetanin)表示,包括使用人工智能在内的远程战争正在增加。“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之战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关系到人们的生命,我们需要保护他们。”
红星新闻今年7月2日的报道称,美国口径为0.5英寸(约1.27厘米)的M2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目前正在乌克兰战场上发挥作用,乌军的人工智能(AI)战斗机器人已经装备了该武器。
乌克兰军队装备的M2勃朗宁重机枪
据报道,乌克兰军队正在使用配备M2的AI机器人攻击俄军阵地,他们将机枪、榴弹发射器和炸弹安装到机器人上,以期运用科学技术来降低人类进行战斗的风险。目前,乌克兰国防公司多选择将M2重机枪当作机器人的武器。
乌克兰制造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的FRDM集团,使用0.5口径的枪支作为D-21-12遥控地面战车配备的武器。这款用于战斗和监视的无人车,连同弹药在内重达1289磅(约584千克),时速可超过6英里(约9.66公里),于4月获得了军方的使用批准。FRDM集团的产品经理伊霍尔·库拉凯维奇表示,选择M2重机枪是因为它在西方许多武器库中容易获得,它的弹药也很容易得到。
乌克兰公司DevDroid也为其Droid TW 12.7地面机器人开发了一种新的战斗模式,该模式使其能够携带M2重机枪进行战斗。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参考消息、澎湃新闻、红星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俄罗斯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是什么?
俄罗斯军方研制了12年之久的“黑夜猎手”——米-28N型武装直升机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27日,俄空军开始对其进行技术检测和飞行试验。 俄空军总司令表示,目前世界上没有能与米-28N相媲美的武装直升机。 米-28N型武装直升机火力强大 全天候作战俄军从1993年开始研制米-28N型武装直升机,目的是用于摧毁坦克及其他地面装甲目标、空中目标和有生力量。 在火力上:米-28N挂载的超音速空对地反坦克导弹用于攻击地面装甲目标;超音速针式空对空导弹可打击空中目标;此外,飞机上还装备有30毫米口径移动式机关炮,弹药数量足以摧毁10辆坦克。 在飞行指标上:米-28N最远航程460公里,续航时间2小时。 它还可以搭载在伊尔76运输机上进行长途飞行。 一架米-28N从接到起飞命令到装弹完毕升空,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 在夜袭能力上:米-28N能在漆黑的夜空中及其他恶劣的气象条件下消灭目标,这得益于飞机上的高分辨能力的毫米波雷达天线系统,能在黑夜、浓雾、目视距离为零的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是名副其实的“黑夜猎手”。 身怀绝技 目前无人及据报道,米-28N型直升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在距离地面5米的高度进行攻击和长时间高速飞行的直升机,这是它独一无二的“绝活儿”。 由于30米以下是雷达系统的“盲区”,这就意味着“黑夜猎手”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猎物”,并将其“俘获”。 米-28N的飞行性能也超越世界上其他机型,能完成“前空翻”、“后空翻”和“侧滚”等高难度动作。 它还是唯一能以45度/秒进行转角盘旋的武装直升机。 米-28N还是最安全的武装直升机。 它的螺旋桨叶用钛合金制成,被子弹击中不易损坏;驾驶室如同装甲密封舱,即使飞机以140公里的时速坠落到地面,也可保飞行员安然无恙,驾驶室还装有宇宙飞船用陶瓷塑料防弹玻璃,可挡住20毫米机关炮射击。 两个发动机位于飞机两端,中间有主减速器隔开,避免两个发动机同时被击中的危险。 目前,俄已生产了三架米-28N型直升机。 在接受性能检测和飞行试验后,米-28N将开始批量生产,争取在2010年前,成为俄军主力机型
俄罗斯为什么会有车臣等分裂势力?
首先,得从车臣人悲惨的历史谈起。 车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自13世纪开始就遭受别的民族如蒙古、鞑靼等侵袭。 后来又先后被迫臣服于奥斯曼、俄罗斯民族。 车臣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反抗外族欺压的血泪史,所以也就造就了他们富于反抗精神。
其次,与俄罗斯的战斗民族性格有关。 俄罗斯民族侵略性强,又是天生好勇斗狠,尽管灭国无数,把很多外来民族地区都纳入到了自己的版图,但因其没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不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一遇到联邦下辖民族的不满,就只懂得采取武力镇压的方式,不怎么懂得什么叫怀柔天下,所以就与车臣分裂势力势如水火了。
再者,与近现代时期遭受前苏联的压迫有关。十月革命之后,车臣成立了自治州,隶属于苏联联邦。但在二战时,斯大林政府以车臣势力勾结德国为由,一怒之下强行将车臣人赶出了自己的家园,让几十万车臣人流离失所,迁徙到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高寒地带。后来才慢慢迁回来。因此便加深了与俄罗斯之间的仇恨。当然,也与双方的宗教冲突不无关系。 车臣人大多数都是穆斯林,与信仰基督教的俄罗斯也是格格不入。
最后,就不得不提起90年代的几次车臣战争了。 这是一段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经历,惨不忍睹的事情几乎是罄竹难书。 大的战争有两次,叶利钦时代一次;普京时代一次。 虽然在两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军队都取得了胜利,都铁血镇压了车臣分裂势力。 但车臣分裂势力化整为零,针对俄罗斯进行的恐怖袭击就从来也没有断过,而俄罗斯对车臣的报复也极为凶狠。 因此便造成了这样一种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
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生产什么武器?
伊热夫斯克——“AK47”的故乡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782d89631c61e0e1f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