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宣布重大声明 特朗普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1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于当地时间14日 发表有关俄罗斯的“重大声明”。消息人士透露, 宣布一项“武装乌克兰”的新计划,其中包括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
若计划成型,这将是特朗普对乌政策的重大转变。 此前他一直表示只会提供“防御性武器”,以避免冲突加剧。
特朗普13日在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接受媒体采访。图源:环球网援引外媒
据报道,上述计划由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两周前的北约峰会上提出,并将在特朗普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会面期间公布。
知情人士透露,他们有理由相信该计划可能包括能够深入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包括莫斯科)的远程导弹,但他们尚不清楚是否已做出最终决定。
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称,“特朗普对普京非常恼火。他14日的声明会非常激进。”
对此,白宫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伊以和谈了吗
伊以(以色列和伊朗)确实进行了和谈,并且已经达成了停火协议!🎉没错,你没听错,中东地区的两大“火药桶”以色列和伊朗,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紧张对峙和军事冲突后,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并且握手言和啦!🤝据最新消息,这份停火协议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斡旋”下达成的,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呢!毕竟,特朗普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推特治国”高手,这次他又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这一重大消息,可真是让人不得不服啊!😮协议规定,伊朗和以色列将分阶段实施停火,先是伊朗启动首个12小时停火,接着以色列再进行第二个12小时停火。 这可真是“你停我也停,大家轮流停”的节奏啊!😂卡塔尔在这次停火协议的调解工作中可是立下了大功,简直就是中东地区的“和平使者”嘛!👏以色列总理办公室也发表声明,确认了这一停火协议,并表示将对任何违反协议的行为予以强烈回应。 看来,虽然停火了,但双方还是保持着一份警惕呢!👀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着这一停火协议的执行情况,希望这次停火能为中东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让那里的百姓们也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这次伊以和谈的结果感到惊讶和欣喜呢?让我们一起期待中东地区的未来更加美好吧!🌟
美国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6月19日,据BBC NEWS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若中国继续反击,美国将对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追加额外关税。 美国此前已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对此,中方表示遗憾,认为此举损害双边利益并破坏世界贸易秩序。 6月1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 5月末,美国白宫宣布将加强对中国获取美国工业重大技术的实体实施出口管制,并采取具体投资限制。 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计划相关的商品。 白宫相关讨论的知情人士透露,新清单更侧重与北京方面《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中国出口产品。 特朗普准备在与中国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中国对美国337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成为他的关注点。 2018年3月23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中美随后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并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中方反对美方301调查的单边主义做法。 高峰指出,美国已经公布的2000多份书面评论意见中,九成以上反对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 中方愿意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扩大进口,欢迎世界各国企业来中国发展。 跨境电商企业跨境通表示,此次美国对中国部分进口商品征税将凸显其渠道成本优势,为公司带来商业机会。 跨境通对美销售商品主要为3C产品、服装和家居产品,品类重叠度很低。 跨境通业务面向全球市场,区域市场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将进一步加大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拓展力度。 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一般而言,“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 其中,“特别301条款”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超级301条款”针对外国贸易障碍和扩大美国对外贸易的规定。 实际上,自1995年世贸组织启动以来,美国第301条款并没有产生过任何贸易制裁行动。 对于中美双边经贸关系,高峰表示,希望美国政府终止301调查的有关程序,并取消对华贸易限制。 中方欢迎美国企业来中国发展,希望美方给予中国产品和投资公平、公正的待遇。
美国为什么要联合英法攻击叙利亚
1. 当地时间4月13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叙利亚的所谓“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发表声明,并宣布美国已与英国和法国合作,对叙利亚的军事设施实施了精确打击。 2. 不久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也相继发表声明,确认各自国家参与了针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 3. 在美英法三国对叙采取军事行动后,叙利亚国家电视台在当地时间4月14日凌晨报道,叙利亚已经作出反应,并将此次行动视为对叙利亚的侵略。 4. 俄罗斯对此回应称,美英法三国的军事打击是对国际法准则的粗暴践踏,是对主权国家的公然侵犯,并指出俄罗斯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俄罗斯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三国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行为。 5.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已下令美军对叙利亚进行“精准打击”,英国和法国也参与了此次军事行动。 6. 尽管近期有努力试图阻止西方国家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但这些努力并未成功。 联合国安理会曾就叙利亚化学武器事件提出了三项决议草案,但均未能获得通过。 7. 俄罗斯指责美国并不关心化学武器事件的真相,而是将化学武器问题作为发动军事行动的借口。 8. 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的调查专家已获得叙利亚签证,并计划于4月14日开始对疑似化学武器袭击事件进行调查。 然而,在美国发动军事行动之前,这一调查尚未开始。 9. 美国选择在此时采取行动背后有多重动因。 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调查可能会得出相对中立和平衡的结论,这将使美国无法获得道义上的支持。 10. 同时,叙利亚战场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据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叙利亚政府军已完全收复了大马士革郊区的东古塔地区,包括此前发生所谓“化学武器攻击”的杜马镇,这意味着叙利亚现政权的巩固以及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的利益得到加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受到影响。 11. 美国政府还考虑到了国内政治需求。 2017年4月,美国对叙利亚进行了军事打击,这次行动在国内获得了积极反馈。 当前对叙利亚的再次打击可能有助于转移公众对“通俄门”等事件的关注,并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增加政治资本。 12. 英国和法国加入军事行动各有其国家利益的考量。 英国希望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团结,特别是在俄罗斯涉嫌参与前特工斯克里帕尔中毒案之后。 法国则寻求巩固其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并加强与美国的紧密关系。 13. 美国希望通过最小的军事代价实现其战略目标。 美国希望通过此次行动支持叙利亚反对派,迫使俄罗斯妥协,并改变美国在中东的相对劣势局面。 同时,美国也希望通过军事行动向地区国家展示其战略决心和信心,为未来的战略调整奠定基础。 14. 美国军方表示,此次打击计划已经完成,不会进一步扩大。 美国并不寻求与俄罗斯进行大规模军事对抗,而是选择适可而止,观察后续情况再做进一步考虑。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02329445d669201a9b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