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青年眼中的中国
开通搜狐视频黄金会员,尊享更高品质体验!
1080P及以上画质仅为 黄金会员专享>
开通/续费会员东盟青年眼中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里有我们的“黄金机遇”
“这是一趟收获满满、意义深刻的旅程。”继2024年受邀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惊鸿一瞥”后,新加坡中国协会理事翟梓涵就被这场盛会深深“种草”。
作为长期致力于搭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区域合作、经贸共兴的桥梁,促进青年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合作平台,走过十八年的交流周里藏着哪些机遇,翟梓涵充满期待。2025年正值中新建交35周年,踏着七月的夏风,他如愿再次赴约。
翟梓涵如愿来到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7月24日-7月27日,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周活动在贵州贵阳举行。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官员、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及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既有学术界的专家,也有政策制定者,可以说是智慧与专业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完美结合。”参加完2025中国—东盟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意犹未尽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柬埔寨国家办事处驻地副代表Shakeel Ahmad与翟梓涵继续畅谈。他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复杂世界,我们需要更加多元且充满活力的青年力量,而交流周正为此搭建了一个促进沟通、建立互联、汇聚价值的平台,并将在活动结束之后继续发挥长效影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柬埔寨国家办事处驻地副代表Shakeel Ahmad在2025中国—东盟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致辞
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职业教育出海、数智科创赋能、城市建设与高水平开放……围绕“智汇人文、教育共融、协同发展”主题,一场场论坛精彩纷呈,真知灼见火花四射,进一步拓展着中国—东盟教育和人文交流“朋友圈”。
“‘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离不开文化‘软’助力。而这一点,在本次交流周期间尤为显著。”在“一带一路”文旅和博物馆融合助推贵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研讨会期间,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常务校长穆罕默德·阿里与来自中国、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专家学者,共话“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旅融合路径。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常务校长穆罕默德·阿里在“一带一路”文旅和博物馆融合助推贵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研讨会上致辞
中国与巴基斯坦向来是亲密无间的铁杆朋友。穆罕默德·阿里向翟梓涵介绍,中文是巴基斯坦最受欢迎的外语,旁遮普大学建有巴基斯坦最大的孔子学院,已有数千名巴基斯坦学生在那里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同时,许多中国学生也会到巴基斯坦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穿梭于两国间的学生,将会成长为两国间的文化使者。
“毋庸置疑,文化可以真正滋润人心。”对此,翟梓涵深感赞同。以交流周为契机,中国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世界人民的距离又一次迅速拉近。穆罕默德·阿里表示,基于本次交流周的丰硕成果,双方将进一步推动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交往交流,“让更多学生和民众到中国看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教育为桥,一批批来自东盟各国的学子跨越山海来到中国,相约贵州,在这里汲取知识、追逐梦想,成为促进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的“轻骑兵”。
“我相信,中国有我的未来!”漫步贵州大学阅湖湖畔,翟梓涵与印度尼西亚青年黄文峰一见如故,相聊甚欢。五年前,黄文峰来到贵州大学学习国际贸易专业。“在这里我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学会了如何与世界建立联系,这对于我的专业来说尤为重要。”留学中国,与来自东盟各国青年一起学习成长,黄文峰拓展了眼界、收获了友谊。
黄文峰(左二)在开幕式上演出
在今年交流周的开幕式上,黄文峰和朋友们一起站上开幕式舞台,演绎中国与东盟的文化共鸣。舞台之下,他则开启了线上教授中文的新尝试,不仅分享自己所学,更希望将这段有意义的经历传递给更多印尼青年。
“中国与东盟,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两个地区,当下正是建立更紧密交流合作的最好时期。”“建立联系”“开展合作”,成为本次探访交流周期间,翟梓涵与众多嘉宾对话中提到的高频词汇,一句“来,加个好友吧”则成为从这场盛会迈向未来的崭新一步。
开幕式现场
教育只是开始。在青年的成长之路上,为他们搭建起跨文化交流与区域对话的平台,必将成为促进跨文化理解的良好基础。
聚焦教育与“文旅体”“科创产”“商经贸”的深度融合,中国—东盟教育周这座连心桥,早已从单一的合作平台,生长为串联起人文互鉴、青年成长、经贸共兴的文明交融之树。
“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建立区域间教育、文化、经济等多层次、宽领域合作,缔结深厚情谊的‘黄金机遇’”。翟梓涵说。
透过交流周,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生动体现。同翟梓涵一样,更多东盟青年将满怀憧憬而来,在此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理解互信的关系,携手开创交融和谐的新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璇 韦雨辛 郭加尧
编辑 高鑫
二审 陈大炜 张瀚文
三审 闵捷
东盟十国有哪些国家?
东盟十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
1992年东盟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会议,通过《新加坡宣言》、《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决定在东盟范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 后经过多次领导人会议磋商,决定从2002年开始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部分成员从2010年起实现零关税,2018年全体成员实现零关税。
扩展资料:
中国同东盟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对话合作机制,主要有领导人、部长级和工作层3个层次。
领导人会议是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最高层级的机制,每年1次,主要对中国-东盟合作及其长远发展做出战略规划和指导。
部长级会议负责政策规划和协调,大多一年1次,迄已建立外交、经济、交通、海关署长、总检察长、青年事务、卫生、电信、新闻、质检和打击跨国犯罪11个部长级会议机制。
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共有5个工作层会议机制,分别是外交高官磋商、联合合作委员会及工作组会议、经贸联委会、科技联委会和商务理事会。
由东盟十国驻华大使组成的东盟北京委员会也是双方沟通和合作的渠道之一。 2010年10月,双方还建立了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 2011年11月,中国-东盟中心正式成立,成为推进双方合作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构建什么经济伙伴关系
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
蓝色伙伴关系是中国提出的“全球伙伴关系”在海洋领域的新延展,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的理念和实践深化,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抓手。
针对蓝色伙伴关系构建面临的困境,文章提出四条路径来推动蓝色伙伴关系构建:以常态化合作论坛为政治基础,以中国进口博览会为经济平台,以各国民意交流为文化基石,以国际法律法规为保障。
通过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来进一步推进合作共赢的海洋合作开放体系,增强各国认同感,最终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蓝色伙伴关系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补充,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型合作模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海洋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蓝色伙伴关系”的重点在于“伙伴关系”,包含不同国家、国际组织、政府、和企业等不同层次的多元主体,为了共同的治理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一种国际合作形式。
中越陆军联合训练有何看点
中越陆军联合训练的看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14863411de5fd858c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