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兼职送外卖 纪委回应
文 | Z T
编辑|青橘罐头
前言
19岁男孩因一次手滑多付910元车费,司机却置若罔闻。
多次索要未果,加上初来大城市的无助感,年轻的生命最终走向绝望,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家属选择将司机给告上法庭,但在开庭审理的时候,司机是拒绝到场,并且多收取的910元的打车费也没有退还。
这件事情也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的网友纷纷的开始指责司机,甚至疑似司机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扒出来。
那么律师又为何表示,司机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男孩又为何会因为不到1000块钱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展开剩余89%当看到他家里的情况的时候,或许就有所感悟。
初来乍到的失误,百元车费到千元错付
2025年3月29日,一个普通的春日,对于那位来自河南鹤壁的19岁男孩来说,本该是充满希望的开始。
他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准备投靠在这座繁华都市打工的亲戚,憧憬着在大城市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命运却在他刚下高铁的那一刻,悄然转向了悲剧的轨道。
从上海虹桥高铁站下车后,男孩需要前往浦东新区某小区与亲戚会合,此时刚出高铁站的他选择了打车。
此时他与一名网约车司机私下已经商定了100元的车费,这个价格在市场行情中算是合理的。
但当车辆抵达目的地,年轻人通过微信扫码支付车费时,一个小小的操作失误,将100元误付成了1010元,多支付了910元。
说实话看到这里真让人心疼,初来乍到的年轻人,身上的钱多半是家里东拼西凑给的盘缠,910元对这样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小伙子来说,绝不是小数目。
可能是他好几天的生活费,但一个不经意的手滑,就这样把血汗钱送了出去。
发现错误后,男孩通过微信支付记录给司机留言:你好,我这边付多了,能不能给退回来。
语气礼貌,请求简单,却没想到这条留言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这次挫折对年轻人的打击不小,原本应该积极寻找工作的他,却一直待在堂弟的住处,心情日渐低落。
据悉这位19岁的男孩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家庭情况极为困难。
父亲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主要依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910元对他而言绝非小数目。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或许承担着特殊的期望与责任—既要减轻家庭负担,又要努力打拼出自己的未来。
在陌生城市被欺骗的无力感,加上投诉无门的绝望,让他感到自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当他发现自己无法讨回这笔钱,那种挫败感可能让他感到极度羞愧与无助。
而4月3日晚上,一通紧急电话打破了男生哥哥郭先生平静的生活。
电话那头,郭先生从弟弟同伴那里得到了弟弟曾透露过轻生的念头,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郭先生立刻放下手中所有工作,连夜从河南赶往上海。
第二天一早,郭先生便与家人和警方展开了寻找,通过调取监控录像,他们发现小郭前往了苏州——一个他曾经打工过的城市。
这条线索让搜寻有了方向,但时间的流逝让每个人都倍感焦虑,这种煎熬只有失去亲人联系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每一分钟都像是一年那么漫长,每一次电话铃响都让人既期待又害怕。
而最让人心痛的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年轻人给同学发了两条语音,内容是:我喝了半瓶敌敌畏,过几天再和家里人说吧。
这短短的一句话背后,藏着多少无法排解的绝望和痛苦。
经过近六天的不懈寻找,4月9日晚上,搜寻队伍在苏州穹窿山发现了小郭的遗体,周围还有一个敌敌畏的瓶子。
警方确认小郭于4月6日凌晨3点多服农药自杀,一个本该充满活力与希望的19岁生命,就这样在陌生的城市中黯然离世。
悲剧发生后,这起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小郭的死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悲剧,而是引发了网上热烈的讨论。
司机身份疑被扒,律师称应受到保护
一些愤怒的网友将疑似司机的车辆、车牌及个人信息在网上公开,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
评论区里充斥着对司机的谴责,甚至出现了直接谩骂的留言,人们将愤怒指向了这位拒绝退还910元的司机。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网络反应,能理解人们的愤怒。
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910元钱而逝去,这种不公确实令人痛心,网友们的愤怒是出于对正义的渴望,对弱者的同情。
与此同时家属也曝出了更多的后续,据悉现在涉事司机已经不在上海从事网约车。
同时也爆料是司机诱导自己的弟弟私自线下收费的,也表示其实司机是听到了收钱的声音,但依旧是直接跑了,而自己弟弟被找到的时候,眼睛都闭不上了。
不过根据法律专家的解读,人肉搜索虽然能够有效整合网群力量,调动网民的积极性来获取信息,但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语言的随意性,很容易引发网络暴力和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司机的行为存在道德争议,其个人信息仍然受到法律保护。
这就是现实社会的复杂之处。一方面,我们希望为死者讨回公道,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事。
法律的存在,正是为了防止情绪化的正义演变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不公。
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余,郭先生选择了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他将司机告上法庭,但诉讼不是要司机给赔偿多少的钱,或者是承担多大的责任。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而其主要诉讼请求是归还多付的910元车费,同时也想让其道歉。
可以说男孩家属在悲痛中仍然选择理性和法律手段,而不是诉诸极端或煽动网络暴力,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克制。
但司机在7月16日法庭开席的并没有出席,不仅如此根据郭先生的讲述,只有第一次打通了司机的电话,之后就再也没有打通过了。
那么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认为是司机的错,还是男孩承受能力弱?
极目新闻2025-07-23——19岁小伙多付910元车费索回无果后自杀,运营车辆司机信息疑曝光,律师:司机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江西一公职人员在外兼职被查处!公务员究竟能不能挣外快?

公务员能不能赚外快,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为了避免因小失大,这两条红线绝对不可逾越:1、在职公务员不得兼任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负责人(根据《意见》);
2、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第(十四)项);
虽然不可以兼任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负责人,但是可以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投资股票或基金(要注意的是:不能“利用工作时间、办公设施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如果要去开网约车(例如安徽开滴滴副镇长),那么,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而且也不能合伙开公司,因为也是受益人之一。
希望你的选择就是你的所爱:经常听很多人说,机关事业单位是“铁饭碗”“社会地位高且福利好”,作为公职人员就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实则不然,作为公职人员,虽然在地位上有所提升,待遇优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条文约束。 如果想成为公职人员之前,则必须明白这份职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完美的。
在此不是要教说你怎么当好一位优秀的公职人员,只不过我想说的是:既然是自己选的路,那么跪着也要走完它。 一边享受国家的待遇,一边又想去非法兼职赚得更多。 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你不够爱这份职业!
就像医护人员、警察这类职业,我想大多数的它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这份职业的,这样才能在它们的职业上不留余力地发挥自己的力量,为这个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让人敬佩!
所以,如果你真的热爱自己这份职业,最主要的精力一定是放在本职工作上,自然不会出现一些违纪违规的表现。
但是作为公职人员,生活上有困难了该怎么办?现实中,有不少公职人员也有买房买车,他们也像我们普通人一样要供房供车,但是单靠每个月的死工资是远远不足以交付这些费用的。这时候在不违反任何法律的情况下,有什么赚钱的途径吗?除了第一部分说的能够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投资股票或基金外,还能:
1、写写小说:这个对于公职人员来说,是最好不过的赚钱方式的了,如果能够写出爆款小说,那么源源不断的浏览收入就够你躺着赚钱了(不过首先你要多练练文笔);
2、做健身陪练或瑜伽教练:如果你文笔不好,但热爱运动,那么这个选择也是不错的。 这样一来,也能锻炼出来一个好的体魄,既有收入又能充实自己的生活。
3、搞发明创造:不过在与工作有关的(工作任务、企业的技术)为职务发明创造,最终的专利由企业所有;与工作无关的情况下才是属于个人专利所有。
总的来说,公职人员赚外快的选择是非常少的,而且赚外快的时候也要小心翼翼地进行,千万不要碰到法律红线,否则是得不偿失的。想想当时要想考上这个职位的不容易!所以,更多时候还应该是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升职加薪才是正事!
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这里浅谈一下:首先有个综合素质的问题,如果你一心在这份工作上,以全员的大局和利益为重,把提高自身的素质放在首位,那么就是做好这份工作的主导,是你能否被信任的保证。
其次要对自己的工作时刻抱有严肃的态度和团队互助的精神,也就是:即便你本身的能力不足,但是领导看到你的工作态度好,也能大力培养你,加上你有团队精神,自然身边有不少同事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最后,除了热爱还是热爱,只有你付出了足够的热爱,你才能发扬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呀!
总的来说,就是你要全力以赴、无私无悔地工作,想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上一层楼”,那么比较首先要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做得更好,才有这个机会。
除了生活非常困难的公职人员不小心逾越红线的我们作为普通群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也是人,当遇到债务危机或家庭困难时难免会被现实冲昏了头脑。 但是,我是很不明白那些明明工资和待遇还不错的公职人员,总想钻法律空子。 如果真的是生活上有困难的,国家是有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的。
结语:总的来说,公职人员是否能够赚外快,还要看情况,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不过我们仍然鼓励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升职加薪,这样就能把更多的宝贵时间利用在有意义价值的工作上面,给企业和自己带来更多的未来发展空间,才是你现在义不容辞要去做的不是吗?相信你能把这个饭碗端起来,也是有足够力量和耐心去端好它的,加油!
公务员可以兼职吗
您好,不可以的。
有人说考上公务员可以在干个副业,但是按照国家公务人员的管理规定,不管是《公务员法》,还是《事业单位人员行为规范》,都要求公务人员一律不得兼职,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这是红线,是硬杠杠,坚决不能逾越。 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将会受到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公职。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以下三点是坚决不能触碰的:
1、公务人员不得兼职领薪酬。 不得在下属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兼职并领取报酬,如果确实需要,公务人员需要在下属事业或者企业兼职的,必须经有关部门按照程序严格审核,而且只能领一份工作,享受一份待遇,不能重复领取。 如若违反,必受处分,直至开除。
2、公务人员不得从事个体经营,不得办小作坊、小商铺,成为工商个体户,或者私营小商贩。 总之,名字不得出现在工商营业执照上面,坚决不允许,给亲戚朋友帮忙挂个虚名不领工作也不行。
3、公务人员不得合伙办企业,不得入股开公司。 公务人员的名字不得出现在合伙人、股东名单之上,尤其是于自己从事的工作行业相近或者相同的,更是犯了大忌。 同样,也不能从事生产经营,不能承包、承租等。 如若违反,必受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公职。
以上三方面,是公务人员的红线,坚决不可触碰。
公务员短视频火了收入合法吗
1. 公务员通过自媒体创作短视频获得的收入是合法的。 这种收入属于稿酬,是公职人员在业余时间利用自己的智力成果所得到的报酬。 2. 公职人员通过发明创造或著作专利获得的收入同样是合法且被鼓励的。 他们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作和发明。 3. 如果公职人员在上班时间利用单位资源取得成就,那么这些成果应与单位共享,这种做法也是被允许的。 发明专利和创作著作不属于经营活动,不受限制。 4. 公职人员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以及违反国家规定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兼任职务领取报酬,这些行为都被《公务员法》所禁止。 5. 纪委指出,公职人员在业余时间从事一些体力活动,如摆地摊、送外卖等,用以补贴家用,只要不影响工作,就是合规的。 6. 公务员通过自媒体创作短视频,通常会涉及他们熟悉的行业和领域。 这样的内容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政策,解答疑惑,便于群众办事,减少不必要的跑腿,同时也能让公众对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个更全面和正面的认识。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1175a6cf49ddae066b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