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要 华为高端市场硬刚苹果 平板成关键战场 三分天下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鸿蒙生态的扩张脚步一直没有放慢。7月24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目前搭载HarmonyOS 5(鸿蒙5)的设备已有40多款,系统功能增加260多个,开发者提交版本数超过28万个,鸿蒙应用及元服务超过3万个。
他当天还表示,华为全场景新品,全面进入鸿蒙时代,华为当天发布的MatePad Pro 12.2英寸也成为其首款全面搭载鸿蒙5的旗舰平板。而3999元的起售价格,也意味着华为要与老对手苹果在高端平板市场继续掰手腕。
鸿蒙生态持续扩张
平板在华为终端的硬件体系中地位重要,在余承东7月24日列出的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七大硬件中,平板紧随手机之后位列第二,其他硬件还包括电脑、耳机、穿戴、智慧屏和座舱。
HUAWEI MatePad Pro 12.2英寸的办公能力也被余承东当天在讲解中多次强调。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它不仅上线了WPS Office、万兴脑图等多款鸿蒙电脑应用,视频剪辑领域的剪映专业版也首次登陆平板电脑。
这源于不仅仅是娱乐,办公也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平板电脑的重要考量。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刘云告诉本报记者,现阶段除去硬件配置的提升,办公能力和AI能力是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头部厂商积极布局的所在。厂商纷纷强化其平板软件生态的完善,如对PC级应用的支持和平板与手机、PC等硬件的互联互通,以提升平板的“生产力工具”属性。同时,AI能力也是厂商发力的重点,AI功能的搭载有助于提升平板在办公、学习、游戏娱乐等场景下的使用体验。
被称作“纯血”鸿蒙的鸿蒙5已经在更多的华为新品上落地。
今年5月,除了nova14手机外,鸿蒙操作系统也首次在电脑端正式发布。而在今年刚开年,华为便对外宣布,手机、平板、穿戴新品都将出厂默认搭载原生鸿蒙操作系统,且越来越多的旧款产品也将逐步完成原生鸿蒙升级。此外,余承东还在今年1月的内部信中鼓励华为员工使用原生鸿蒙,“我们要一鼓作气突破临界点,原生鸿蒙用户挑战亿级。我们号召全体员工率先使用原生鸿蒙,‘自己的降落伞自己先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鸿蒙的先锋共建者。”
据记者了解,鸿蒙操作系统立项于2015年,2019年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8月华为首次对外提及鸿蒙5的存在,并随后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因为不再依赖Unix和Linux内核也不再兼容安卓,这一版本的鸿蒙也被外界称作“纯血”鸿蒙。2024年10月,鸿蒙5正式面向用户开始公测,今年3月鸿蒙5正式上线,今年6月,华为宣布正式启动HarmonyOS 6(下称“鸿蒙6”)开发者Beta,即向开发者群体提供测试版本。
余承东还在今年年初立下了希望鸿蒙操作系统“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更大目标。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对记者表示,鸿蒙系统跟成熟的安卓、苹果系统还有一定差距,“鸿蒙系统想要真正成熟,还需要时间磨合,需要投入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很多环境没办法做到全盘测试,需要用户反馈回来再不断修改,这是操作系统常做的事情,鸿蒙也一样需要补课。”
高端平板市场迎战苹果
据记者了解,小米平板已经喊出了对标苹果的口号。今年6月,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今年是小米平板业务的爆发之年,销量首次跻身全球前三,产品阵容换新,全面对标iPad,而其6月下旬发布的REDMI K Pad是红米首款旗舰小平板,则直接对标iPad mini。
据TechInsights数据,今年Q1全球平板市场小米出货310万台,年增57%,以9%的市占率位居苹果和三星之后名列第三,华为与亚马逊当期出货量分别为250万台和240万台,市占率均约为7%,分列第四、五名。不过需要提及的是,苹果和三星当期合计占据全球平板市场56%的份额,与三四五名差距明显。
不过刘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Apple和华为是中国平板市场3000元以上价位段的主要玩家,Apple的领先优势依然明显,但国产厂商也在通过屏幕、芯片等硬件配置的升级和软件生态的丰富积极布局3000元以上中高端市场,其中华为表现较为突出,小米、vivo、OPPO等厂商也在积极拓展。
IDC数据显示,今年Q1,在国补的有效刺激下,中国平板市场显著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19.5%达852万台,其中华为份额为34.5%,位居第一,同期苹果以22.5%的份额位列第二,小米(16.8%)、荣耀(8.9%)和联想(5.8%)分列第三、四、五位。刘云还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下半年市场发展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预计2025年全年中国平板市场出货量将再上新高。
2022年想买个平板,有什么推荐?
在2022年挑选平板电脑的选择战场上,华为用户无疑面临MatePad Pro与iPad的双重诱惑。针对不同的需求,我们精心为你挑选了两款颇具竞争力的产品:
华为MatePad Pro,凭借其卓越的综合性能和相对较小的价格差,是你的首选。如果你的存储需求旺盛,且重视多屏协同工作,那么搭载骁龙865的MatePad 11是你理想之选。它配备了120Hz屏幕和手写笔,兼容鸿蒙系统,与华为手机的协同操作无缝对接,为你带来高效生产力。对于存储空间充足但不需要频繁多屏协作的用户,iPad 2021则是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搭载A13芯片,摄像头有所升级,它的轻便与出色的性价比让你在日常娱乐和学习中游刃有余。
平板电脑在便携性与阅读体验上超越笔记本,但专业任务性能一般。 笔记本拥有全面功能,但便携性受限;台式机则以强大性能和游戏体验取胜,但便携性和空间占用大。 在娱乐方面,看视频体验上,平板与笔记本相当,具体选择应根据你的实际需求,如视频消费、学习和游戏需求,以及对便携性的重视程度。
挑选平板时,首先要明确预算,然后根据功能来定位。 如果你追求轻便和简单的日常娱乐,如追剧、手游,那么平板如iPad或小新Pad 2022将是你的好伙伴。 对于需要更多专业功能,如图片编辑和数据处理,笔记本(如4000-6000元预算)则更为合适。
对于游戏爱好者,平板如iPad mini 6或拯救者Y700因其便携性和性能表现是理想选择。 考虑是否需要流量卡支持和多屏互动,品牌和系统生态也是关键因素。 屏幕分辨率至少2K,2560*1600的水准将提升视觉体验。 记得比价和抓住价格优惠,适时入手,以确保最佳性价比。
对于入门级用户,如小新Pad 2022,虽然性能尚可但充电功率较低;Redmi Pad则因高刷新率屏幕和性价比而受到青睐,但同样面临充电功率的顾虑。 荣耀平板8虽价格合适,但不支持压感笔,这在轻办公场景可能是个遗憾。
在中高端选项中,小米平板5和荣耀平板V7 Pro凭借各自的亮点和优势吸引眼球,但都存在充电功率不足的问题。 小米平板5 Pro的11英寸2.5K屏幕和压感笔是亮点,而荣耀平板V7 Pro的迅鲲1300T处理器和2560*1600分辨率则让人眼前一亮。
对于预算在2000-4000元的用户,拯救者Y700提供强大的游戏体验,而iPad mini 6则是游戏和小屏爱好者的心头好。 小新Pad Pro 12.6则以其12.6英寸的大屏和强劲性能,为专业用户带来更多可能。
华为的MatePad系列,如MatePad 11和MatePad Pro 2021,各有其特色,前者注重性能和屏幕体验,后者在处理器和续航上表现优秀。 而Win平板如Surface Go 3虽然功能多样,但在配置上可能不如专为平板设计的产品。
总的来说,挑选平板需根据你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权衡性能、屏幕、生态、便携性等多方面因素。 把握好这些要点,相信你能在琳琅满目的平板市场中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款。
用了荣耀平板V7 Pro,这次不想推荐iPad了
提到平板,以前只有苹果、华为和其他平板,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这两家的平板生态是目前最完善的,且能够实现多设备互联的体验。 但是现在可能不同了,除了苹果、华为之外还有荣耀平板。 荣耀总裁赵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旗舰平板市场基于安卓、鸿蒙、iOS三分天下,荣耀必占其一”。 凭什么荣耀能够 与苹果、华为形成“三国”江湖?
高效智慧:软件生态,效率翻倍
作为荣耀年度高端旗舰产品的荣耀平板V7 Pro首发搭载了全新一代的Magic UI 5.0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平板做了专门的系统级优化,打造了可以自由布局的生产力桌面和设计语言、底部状态栏、双排侧边栏和多任务窗口等,既简洁又美观。
荣耀平板V7 Pro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拥有目前安卓平板中最强大的横屏生态。 目前平行视界的横屏应用已经适配了超4000+主流APP,引领了安卓平板的横屏生态,解决了安卓生态大多数软件不能横屏使用的问题,从而使得安卓平板的使用体验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平行视界并不是常规的分屏功能。
荣耀平板V7 Pro也带来了全新的智慧分屏功能,最多能够支持4个应用窗口同时打开,一屏四用。 不仅能够支持双屏的左右对比,还能实现一屏多用,上网课边看视频边记笔记,同步还能接受消息、浏览网页辅助资料,更多应用会收纳在悬浮球中,随时待命。 使得用户获得了更好的平板体验,扩宽了安卓平板的可玩性,更是最大化提升了平板的利用效率。
为了更好地满足移动办公的需求,荣耀平板V7 Pro再次升级了多屏协同功能。 不仅实现了荣耀手机和平板间的自由文件拖拽,用户也能够在平板上对文档、图片以及视频编辑等相关操作,完全可以说是移动的手中PC。
除此之外,荣耀平板V7 Pro还带来了新的多屏协同体验—协同窗口全屏,手机独立操作。 也就是,手机和平板多屏协同后,协同的窗口可在平板上全屏展示,同时手机可以退出当前界面独立操作。 比如说,手机端玩 游戏 ,平板端却在播放手机中的其他视频,两者互不影响。
旗舰性能:深度定制,能力不凡
高效的智慧化能力需要高性能的支持。 荣耀平板V7 Pro全球首发了平板专属的联发科迅鲲1300T 5G SoC旗舰芯片。 这颗定位高端的5G芯片是由荣耀研发团队与联发科共同联手,基于软硬件一体化的研发思维,联合调校和深度优化的平板专属方案。 该芯片采用了台积电先进的6nm工艺制程,相较7nm制程省电8%。 CPU由四个2.6GHz的A78大核加四个A55组成,GPU 采用了Mali G77架构,拥有独立9核,相比G76架构产品图像渲染能力提升40%。 这枚芯片无论是在功耗表现、处理器算力、还是图像渲染上都属于旗舰水平,能够为高效的智慧化能力保驾护航。
迅鲲1300T集成先进的MediaTek 5G调制解调器,支持5G双载波聚合,并且针对高铁、电梯、市区、郊区等各种网络环境进行了优化,能够提供低时延、高带宽、稳定连接的全场景5G畅享体验。 此外,荣耀平板V7 Pro还支持Wi-Fi6+5G双网在线,采用分布式内嵌设计,并且搭载了荣耀自研的LINK Turbo X技术,实现双网协同并发,聚合稳定高网速,峰值下载速率高达3.3Gbps,延续了荣耀在通讯领域网速快、覆盖广、信号强的巨大优势。
富有创造力配件:高效互联,创造无限
荣耀针对平板电脑的应用场景不断 探索 ,针对移动办公场景创新性的开发更富有创造力的配件。 打造了平板、Magic悬浮键盘、Magic-Pencil 2 “三位一体”的硬件生态,让荣耀平板V7 Pro拥有了超越平板、媲美笔记本的使用体验,具备更强的创造力。
荣耀平板V7 Pro配备了专属的Magic悬浮键盘,这是也安卓平板中唯一搭配悬浮设计的键盘,它采用蓝牙配对连接和磁吸设计。 由经过莱茵认证的抗菌键盘材料制作,兼顾了手感和用户的使用 健康 ,键盘键程1.3mm,支持约120 角度调整,能够给用户带来笔记本般的使用感。 并且,荣耀Magic悬浮键盘还拥有安卓唯一的手写笔充电笔筒,集收纳充电功能二合一,支持360 盲插盲充。
荣耀平板V7 Pro支持全新的荣耀Magic-Pencil 2,为用户提供了最新的书写体验。 荣耀Magic-Pencil 2 笔身重量仅15g,直径9mm,长165mm, 支持4096级压感,侧锋书写和磁吸充电,书写平均时延8ms,最低可以达到2ms, 还原最真实的手写体验。
荣耀Magic-Pencil 2 同样支持全局书写和提笔速记功能,让用户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家中都可以随时随地支起平板和键盘,随心所欲地记录或者编辑文本,基于便捷的功能和富有创造力的配件,荣耀平板V7 Pro彻底打破传统商务办公的空间束缚,随时随地化身创造利器实现全场景体验。
卓越的音画体验:极致画质、视听盛宴
荣耀平板V7 Pro搭载了11英寸2.5K分辨率的LCD全面屏,6.9mm微边框,屏占比高达86%,支持120 Hz刷新率,DCI-P3电影级的广色域,1500:1高对比度,带来了细节出色和高清晰度的视觉体验,同时支持阳光屏+夜光屏。 为了保护用户视力 健康 ,荣耀平板V7 Pro获得德国莱茵 TÜV Full Care 2.0全局护眼及国家眼科工程中心双重护眼认证,还支持低蓝光护眼模式、深色模式以及电子书模式等。
荣耀平板V7 Pro采用了四个添加微米级BASS材料的大振幅扬声器。 4扬声器对称布局,尽享立体沉浸效果;4超线性BASS低音炮确保低音深邃、高音嘹亮。 配合DTS:X Ultra的专业音效,环绕立体声油然而生,令人身临其境。
总结:
高效智慧、旗舰性能、创造力外设和卓越音画作为荣耀平板V7 Pro的四大产品力和软件生态,是荣耀能够在三国江湖占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把平板当作是智慧办公体验的一个延伸,而不是简单的堆料成为“大号”手机。
目前华为因为特殊原因,MatePad系列平板供货量明显不足,而iPad的生态却是封闭的且价格较高,这就使得荣耀平板V7 Pro的优势更为明显,好用不贵有货也好买。
更主要的一点,荣耀平板V7 Pro已经形成了广泛(4000+)的软件适配,成熟的手机交互体验,在安卓平板中软硬一体化生态上的优势,让后者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同等水平,这同样使其能够追平华为和苹果平板的生态体验,与华为和苹果形成“三国”江湖。
被催生的鸿蒙,能拯救华为吗?
作者 | 莱安娜 布蕾妮
编辑 | 瑟曦
华为催生出来的鸿蒙满足了外界的一部分期待。
9月10日下午,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Together)上,华为正式推出了鸿蒙2.0系统,确定会适配智能穿戴设备,并宣布 明年接入手机线。
另一个关键领域——移动生态中,华为HMS Core(华为移动服务)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目前,全球集成HMS Core的应用达到9.6万个,海外精品应用上架到华为应用市场(AppGallery)的数量从去年的6000个提升到7.3万。
曾几何时,华为只是硬件制造商,被Google“断供”后,反而加快步伐走出舒适区,做不擅长的系统等软件层。
鸿蒙1.0在去年8月发布时,还只是一个PPT的纸面计划,其间一年时间也未对外界披露太多,甚至有评价说,以前手机有期货,现在连OS都有期货了。 华为的硬件策略是1+8+N,即手机+平板、电视、电脑、手表、手环等+物联网,鸿蒙作为支撑系统,到了今年的2.0版本,看样子是要真拿出代码来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评价也开始趋于正面。
有分析称,HMS Core和鸿蒙OS,都是手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直接影响到应用开发者,而国内的安卓阵营本就分裂,现在又多了个鸿蒙,开发者需要增加对它的适配。 换句话说,谁拿住了开发者,谁就拿住了用户和市场。
一位开源人士告诉深燃 财经 ,鸿蒙虽说是救命稻草, 却是被催生出来的, 承担了不该承担的众望。 “从目前看,原本并非是应对当前局面的鸿蒙,目前需要成为桌面、移动、嵌入式等各种领域的OS。 ”
先划个重点:
1、鸿蒙OS 2.0主要加强了分布式的能力。 鸿蒙OS将在2020年底首先对国内开发者发布针对智能手机的HarmonyOS beta版本。 搭载鸿蒙OS的手机会在2021年到来。
2、EMUI 11系统充分借鉴了鸿蒙2.0的分布式技术,使用EMUI 11的手机未来可以升级鸿蒙OS 2.0。
3、HMS Core 5.0发布,拥有支付、广告、浏览、地图、搜索等五大服务引擎。 目前已经扩展到图形、人工智能、媒体、系统、安全、智能终端等7个领域,开放能力数量已经从去年的14个增长到56个Kit,API从885个升至个。
4、loT领域,HUAWEI HiLink已激活5000万生态用户,智慧生活APP装机量累计达4亿,全场景设备交互请求日均10亿次。
看完当天的发布会,资深产品经理判官感觉华为想做Google+苹果+高通+亚马逊的集合体,不单单是发布鸿蒙OS2.0,相当于是在打造基础设施,包括系统、硬件、芯片以及云服务等。
根据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公布的面向开发者的Beta版本时间轴,2020年9月10日,主要面向手表、车机、大屏三类终端,12月,正式面向手机,逐步实现不同终端的覆盖。
手机作为核心设备,对通讯稳定性、芯片兼容、待机等有硬性要求, 未经大量验证的鸿蒙系统,从外围的非手机设备进行冷启动,利用HMS去迁移安卓的生态,有点借鸡生蛋的意思。
“不可能凭空弄来这么多开发者和用户,因为用户不在乎底层用的是什么OS,也没有必要非要追求现在就把手机搭载鸿蒙,反正底层的Linux和安卓美国是禁不了的,华为就日拱一卒,在现有安卓的基础上一点一点迁移用户。 ”判官对深燃 财经 分析。
华为移动生态中的HMS Core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之所以做HMS Core,其实是对标GMS的。 安卓虽然是开源的,但背后是Google说了算。 Google基于开源安卓做了一套GMS系统,绑定了自己的多数服务,如邮箱、搜索、视频、地图等。
以前有Google集成的服务,不需要单独造轮子,现在华为被制裁,GMS用不了了,将来安卓系统有可能也无法继续升级。
“这也倒逼华为借HMS的机会,重新把自己的轮子造出来。 ”判官称,同时,在HMS的生态体系下培养自己的终端用户和开发者, 只要将他们握在手里,就具备了与Google博弈的能力。
但其实这些轮子并不是从Google断供GMS系统才开始做的,因为国内的华为、小米、OV无法使用GMS service,都在打造安卓框架之上的自己的软件服务体系,只不过华为把它独立成HMS的概念发布出来了。
在当天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还温和地踹了一脚小米生态链的模式,称自己不会做loT行业的破坏者,给传统的家电家具厂商提供技术支持,但不会自己下场做产品。
这种以生态对开发者进行支持的能力,是华为的优势。 “华为骨子里是一家to B的公司,在这一点上,算是回归传统优势战场。 ”判官称。
Google诞生近三年的操作系统Fuchsia,同样希望统一智能家居、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不同设备,用单一系统建立庞大的生态圈,但到目前为止,Google并没有将它应用在任何一款设备上,用户感知度低。
从这个维度看,华为鸿蒙OS和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在判官看来,是华为弯道超车的机会,而谷歌的断供,客观上加快了华为的研发进度、应用速度。
至于结局会如何,难免让人联想起,三星bada、诺基亚的MeeGo、palmOS、阿里云OS、三星Tizen,都想独立于安卓之外,几乎无一成功。
但判官认为不可同日而语,以上系统装机量不够,用户不够普及,包括当年应用的变现渠道非常有限,反观Google做Fuchsia就是基于足够的用户触达量,对最重要的广告业务就越有利,今天的华为基于技术、资金、时间节点以及国内、海外终端的积累, 从头搭建生态是顺理成章的,国内也只有它有这个实力。
但选在距离9月15日还剩5天的敏感节点揭晓鸿蒙2.0,所有人都为华为捏了一把汗。
自去年5月至今,美国先后对华为发起三轮制裁,受实体清单影响,华为面临无操作系统、无芯片可用的局面,而9月15日是断供的最后期限。 坏消息还在传来,近日韩系、美系存储芯片厂商三星、海力士、美光也将陆续断供。
鸿蒙OS何时搬上手机成了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只要愿意,华为明天就可以换上,但没有那么重要。 ”判官持有几乎和余承东一样的观点。 理由是,一方面Google不会彻底断供,另一方面,就算急于换成鸿蒙,也属于消费者甚至开发者感知不到的层面。
悲观的观点是,华为带来了最新的鸿蒙OS,即便还有HMS Core, 挽回的局面也是有限的。
此前的禁令主要是切断向华为供应Google的GMS,华为从去年正式研发的HMS Core,对应的底层能力包括搜索、地图、支付等底层能力。 截至目前,HMS支持了9.6万应用,拥有 180万开发者,4.9亿活跃用户,今年1到8月,实现2610亿应用分发量,余承东将其形容为“全球第三大应用生态正在破土而出”。
但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认为,不论自研与否,华为在海外市场如果不使用Google的GMS套件,便没有替代方案,也就是说, 在海外市场必须依赖谷歌。
至于国内市场,安卓系统本身不受影响,华为这套软件生态新品也改变不了硬件被断供。 “自它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不是原生的系统,被各手机厂商改造,Google公司基本没有掌控能力。 ”王超称,即便如今Google在全球范围内对安卓系统的控制欲变强,但对中国这个独特的市场几乎无能为力。
鸿蒙是被催生出来的,承担了它不该承担的众望,抛开“拯救华为”的重大使命,对于最新发布的这套软件生态新品的商业前景,不止一位受访者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会上提到,华为将在罗马尼亚、俄罗斯、埃及、墨西哥和马来西亚新建5个全球开发者服务中心。 这些在王超看来,是一些国家小的开发者,而大的开发者在iOS、安卓活得很好,很难有动力到华为生态来。
对标Google的Fuchsia,鸿蒙OS的优势是华为拥有更多的用户和设备量,但王超认为, 核心是能不能让开发者赚到钱,而在这个问题上,对手过于强大。
安卓系统与iOS均不靠广告靠分成,也就是说,广告收入对开发者的吸引力有限,但不同于iOS,Google对安卓系统的控制力、盈利能力也都有限。 App Annie在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Google Play的下载量是iOS应用商店的两倍多,但收入却只有iOS的65.4%。
“Google play原本就很容易被绕过,加上在中国,安卓市场是完全免费的。 ”王超告诉深燃 财经 ,安卓作为一个进化了十多年、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成熟的手机系统都收不到钱,华为还能收到钱吗?何况在稳定的安卓生态下,再打造一套软件生态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那么华为能吸引手机厂商吗?
目前安卓阵营TOP5手机厂商,除华为外,还有三星、小米、OPPO和vivo。抛开三星,另外三家国内厂商是否有可能采用鸿蒙系统?
“不可能的。 ” 王超表示,哪怕对方是阿里或是腾讯,大家都可能尝试,但偏偏是越做越大的华为,是这些厂商的死敌。
余承东昨日透露,华为手机过去一个季度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超51%。 Canalys公布的中国大陆市场的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情况显示,华为市场份额高达44.3%,是二三四名即vivo、OPPO和小米的出货量之和。
“各家都不会用,除非Google对他们也斩尽杀绝了。 (其他手机厂商)用到最后,只会对鸿蒙越来越依赖,未来可就是把命都交给它了。 ”王超特别提到,Google做手机主要为了展示用,不为出货量,对手机厂商没有威胁,这和华为完全不同。
总的来说,王超的观点是,鸿蒙适用华为自身、合作的厂家以及小范围内的生态是没问题的,但让其他手机厂商采用它的系统,是难于登天的。
“华为在鸿蒙上投入多少,有多努力先不说,至少华为难以复制安卓的成功, 这不只是钱的事。 ”上述开源人士对深燃 财经 表示。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f8835f78c7e8c5e6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