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政策否定全球化 日本学者 带来混乱
日本东洋大学法学院教授 楠元纯一郎:
美国政府一直声称其关税政策目的是所谓重振美国制造业并减少贸易赤字,这完全是一种否定全球化的保护主义做法。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外国企业在美国设厂,借助外国的技术实力来重振美国制造业,这样的工厂当然也包括零部件的生产,会导致现有供应链被破坏并被重构。这确实给全球带来了极大的混乱。
美国关税什么时间实施
美国不同关税政策实施时间不同。 自2025年4月2日起,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加征更高“差异化附加税”。 根据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全部“对等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0:01正式生效,对应北京时间是4月9日中午12:01。
从历史上看,美国关税政策不断演变。 1790 - 1860年,关税为联邦政府提供约90%的收入,应征税进口商品平均关税在19世纪初约20%,1820年涨至约25%,1828年法案实行后涨到62%,1833年《妥协税率法案》计划到1859年将平均关税降到20%左右。 南北战争期间,国会将应征税进口商品平均关税提高到约50%,该税率基本维持到19世纪末。 1890年国会通过《麦金利关税法》,授予总统对不给美国出口商优惠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和报复性关税的权力。 1913年《安德伍德 - 西蒙斯关税法》将应征税进口商品平均关税从40%削减到27%。 1922年关税法案恢复高保护主义税率,还创造了一些关税调整先例和“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 1930年《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案》为近3300种商品列出关税税率,导致美国平均关税大幅上升,引发国际贸易混乱。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授权行政机构通过贸易谈判调整《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案》规定的进口关税。
美国关税开始了吗
美国早已开始实施关税措施,且历史上多次发动“关税战”。
自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多次试图通过提升关税来摆脱经济困境:
在中美贸易方面,美国对中国加征了145%的关税,中国反击加征125%,双方关税目前处于僵持状态,但美国并未撤回其加征的关税,美对中关税大战远未结束。
美国对香港的关税政策
2025年4月9日,美国白宫宣布自5月2日起,将来自中国香港的小额包裹关税从货值的30%提升至90% 。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签署行政命令,终止了对来自香港低价值(800美元或以下)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即取消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 目前,美国对货值低于800美元的外地寄来邮包原本有免征关税的“低额豁免价值”安排,但今年2月特朗普已撤销涉及香港地区的邮包豁免政策。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4月9日晚发布新闻公报,强烈反对和不满美国向香港产品进一步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以及取消香港产品的小额免税待遇并调高相关邮件关税的举措。 特区政府发言人指出,美国不再奉行自由贸易,肆意破坏世贸组织规则,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及全球化进程,扰乱全球供应链,其针对从来不设关税的香港加征“对等关税”的做法霸凌无理。 同时,美国不断单方面修改政策,给市民造成混乱及不便,寄件往美国的香港市民需准备缴付高昂费用。 香港邮政不会代收关税,暂时维持寄件往美国的邮递服务,后续会公布暂停安排。 特区政府会密切审视评估美国的单边行为,采取措施捍卫香港合法权益,包括按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作出申诉,也会与商界紧密联系应对。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5c4a7493a3f6ae5134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