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小区 绿地上摆流水席 引业主不满 这简直不可思议!相关部门回应 景观带变身菜园
7月22号清镇市中铁云湾的多位业主

向《百姓关注》反映 有人在小区绿化景观区
大摆流水席 这一行为引发业主强烈不满
贵州一小区“绿地上摆流水席、景观带变身菜园”引业主不满:这简直不可思议!相关部门回应……
业主 冯女士:
让人在小区里办酒席,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要是谁都来这儿办酒席,小区成什么样子了?
业主 梁女士:
看着特别不舒服,现场一股 厨房的那种臭味 ,让人很难受。
刚刚见面,业主们就向记者诉苦。他们向记者反映,7月21日,业主们突然发现 小区绿地被人搭起帐篷、摆满桌椅 。从业主提供的视频可以看到,现场有人生火做饭、用餐,环境脏乱不堪。
业主 梁女士:
我下午四五点经过时,就看到搭着流水席的棚子, 地上全是污水,垃圾到处都是。
业主 蔡女士:
这是小区的公共草坪,居然有人在这里办家政酒席。从视频里能看到满地垃圾, 油污都渗进土壤了 。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有人简单打扫过,装了好几袋垃圾,但被遗留下来的 烟头、纸屑等废弃物仍随处可见 ,与周围优美的绿化环境形成强烈反差。
业主 蔡女士:
我们很担心,如果现在不制止,以后会不会有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业主 梁女士:
当时 花高价买这里的房子,交着高额物业费,就是看中环境好。要是都来办酒席,小区成什么样了?
业主 冯女士:
绿水青山是大家的金山银山,不是个人的。 这是全体业主的权益,需要共同维护。
业主们担心若不及时制止,这种情况会常态化,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和业主权益。虽然已向物业反映,但 对方表示该区域属房开公司管理,事情就此搁置 。
业主 蔡女士:
现在被破坏成这样,却没人管,成了"三不管"地带,我们非常担忧。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辖区居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来到了现场。
清镇市滨湖街道龙凤居委会主任 平少友: 这个我们也不清楚,他们没有来给我们报备。
记者: 你们现在过来了解到什么信息没有?
清镇市滨湖街道龙凤居委会主任 平少友: 是房开租给第三方, 第三方同意有一家人在这里办酒席。 今天早上我叫办酒席的这家,和同意他办酒席的第三方到办公室了解了情况。
平主任告诉记者,针对大家反映的问题,他会 联系房开公司进行核实并作进一步处理。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
小区内部不仅存在
乱摆流水席破坏绿地的现象
还有居民 私自砍伐树木
将原有景观带改造成耕地
这一情况同样引发了
业主们的强烈不满
业主 蔡女士:
你们可以看看那边,乱砍滥伐现象特别严重。我们反映过多次,但至今没有任何结果。
业主 袁女士:
当时楼盘 宣传的是2400亩的“绿肺”,强调周边绿化环境优越,我们正是看中这点才选择在这里置业。
业主 冯女士:
现在所谓的"绿肺"已经千疮百孔 ,被挖成菜地。这样的"绿肺"还有什么意义?
业主们反映,这片被破坏的区域原本是购房时的景观带。一两年前,开发商拆除景观带后改种向日葵和油菜花。
然而到了今年年初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这些 植被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业主 袁女士:
今年2、3月份,有邻居发现有人在砍伐树木、开垦土地。现在情况愈演愈烈,却找不到责任主体。
业主 王先生:
向日葵收割后,就有人陆续 在河岸边种植玉米 ,甚至将砍伐的树木当作柴火焚烧。
几个月来
景观带被开垦的面积不断扩大
参与人数增多
小区周边甚至出现
树木被砍伐 的情况
业主 王先生:
现在是 一人开垦,众人效仿 。照此发展,整个小区的绿化 将不复存在 。
业主:
好好的公园被瓜分成私人菜地,这样下去就彻底变成农田了,就不叫公园了。
眼看情况愈演愈烈,业主们多方反映未果,但始终无法确定责任主体。
业主 袁女士:
这块地原本属于村民,可能是村民或业主所为。
业主 冯女士:
我们购房看中的就是环境,现在变成这样实在难以接受。
为此,业主们先后向物业和开发商反映,但 问题始终未获解决 。
业主 袁女士:
我们也问了这块地归属是哪里, 物业说不归他们管,这个位置是开发商的地,开发商现在也不想处理这个事情, 就随他们种了。
采访中,记者刚好遇到了一位在此种地的村民陈大姐。
记者: 你们是在这里挖地还是干什么?
村民 陈大姐: 我看到他们在这里挖,我们也来和他们一起挖,种点菜来吃。
记者: 你之前问的这些是业主吗?
村民 陈大姐: 都是这里的业主,他们说他们在这里买了房子。没有人说不能挖,说不能挖我们就都不挖了。
陈大姐告诉记者,她们一家都是清镇三河村的村民,此前房开建楼的时候,她们家里的地就被征用了。 她之所以在这里种地,就是因为看到有人在这里种植玉米,所以也就跟风做了同样的事。 那么,砍伐树木的事情真的存在吗?在这一片区域种地是被允许的吗?
清镇市滨湖街道龙凤居委会主任 平少友:
确实有两棵树被砍,但因缺乏监控和目击者,无法确定责任人。我们已经制止此类行为。
平少友告诉记者, 砍伐树木的行为,他们会加大宣传以及巡查力度,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但有人将绿地变耕地的问题,超出了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清镇市滨湖街道龙凤居委会主任 平少友:
农业农村局要求耕地不能荒废,但又说种植的作物不能食用,这是矛盾的。我们索要相关文件却以涉密为由被拒绝,难以向业主解释。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找到了小区的房开公司。对于业主们反映的 绿地上有人摆流水席 以及被 种植农作物 的问题,中铁云湾的副总经理张英驰给出了相关解释。
中铁云湾副总经理 张英驰:
该地块是我们的建设用地 ,经营权属于我们。我们会听取业主意见,积极解决问题。
张经理表示,被人摆流水席的那块绿地是他们公司的建设用地,但目前已经将经营权交给第三方公司,这一部分事宜他们已经着手处理。
中铁云湾副总经理 张英驰:
我们也是今天才知道这个事情,也约谈了第三方管理公司,并且督促他们尽快解决卫生问题。我们已经严厉警告他们, 我们不支持这种行为, 我们要求他们办的是经营活动, 比如游学、游玩、户外体验等活动。
而对于另一片 景观带被破坏 的问题
张经理告诉记者
这片土地属于 国有用地
无论是村民还是业主的行为
他们都 无法过多干涉
中铁云湾副总经理 张英驰:
该地块本质是耕地,我们只是配建了临时景观。作为配建方,我们无权过多干涉现有使用情况。
即便如此,房开公司和居委会均表示,他们会把 业主们的诉求如实反映给职能部门, 协商后续处理方案。
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 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 安排句法已难寻。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 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 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 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 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 斜阳着树明。 犬知何处吠? 人在半山行。 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 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 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 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 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 鱼拥香钩近石矶。 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 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 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 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 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 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 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 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 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 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阴阴溪曲绿交加, 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 争随流水趁桃花。 这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春日》。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诗。 全诗四句四景,小溪明净,细雨翻萍,鹅鸭嬉戏,桃花逐水,画面十分鲜明,历历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 诗人以鹅鸭“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尽,鹅鸭不知,故欢叫追逐,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诗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钱塘湖春行从什么角度写早春景色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 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 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 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 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 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 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 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 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 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 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 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 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 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 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 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 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 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 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 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 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白居易这个名字很有寓意,当时白居易住在长安,“京师珠薪米桂,居大不易”而白居易起这个名字就是说他的才高八斗,可以白住在长安,也说明了他的骄傲。
关于九寨沟的资料
九寨沟,被誉为美丽的世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它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九寨沟的魅力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县境内,纵深40多公里,总面积6万多公顷,三条主沟形成Y形分布,总长达60余公里。 由于交通不便,这里几平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得名。 这里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色,因而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观。 据说,在世界别的地方已经很难见到。 九寨沟之美在水。 这里湖泊很多,当地人叫海子,据说大大小小的海子共有108个,最小的面积不到半亩,最长的长海长7公里斗,长海的景色最为动人。 近处绿水,清澈见底;远方蔚蓝,平静无波;两岸山树,映入海中。 以绿为主调的色彩和周围宁静的环境,使游人恍如踏入仙境。 这里的湖,水的透明度有的达三十米,在别处不可思议。 因该地森林多,地层是石灰岩,含大量碳酸,对水起净化作用。 透过清亮的水,湖底的藻类、沉积物和山峰树影一起映入眼帘,显得五光十色,被称为五花海。 令人神往的瀑布九寨沟的瀑布也叫人神往。 这里河道纵横,水流顺着呈台阶形的河谷奔腾而下,构成数不清的瀑布。 有的细水涓涓,有的急流直下,有的若玉带飘舞,有的似银河奔泻。 宽度或长度超过贵州黄果树瀑布的就有六条之多,其中“诺日朗”瀑布,宽100米以上,高20多米,水流凌空而下,银花四溅,水声隆隆。 “树正瀑布”不宽,但高30余米,湖水分两路猛泻谷底,震耳欲聋。 有的瀑布,呈多级下跌,崖壁上长满繁茂青翠的树,瀑水从林间穿流下泻,形成罕见的“森林瀑布”。 九寨沟的一些小河里生长着大量的灌木丛。 岸边的冷杉、白杨、桦、柏等树,粗根扎进河底,让粉红色的须根漂浮水中。 从高处看去,丛丛灌木,活像水中盆景。 九寨沟附近群山上生长着大片的箭竹林,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大熊猫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 这里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产地之一,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里还生活着金丝猴、小熊猫等珍贵动物。 游九寨沟最好是深秋。 这时,山坡树木的树叶,除了绿色以外,还呈现出金黄、火红等色彩,五彩缤纷,十分迷人。 奇妙的“黄龙”在九寨沟南另有一绝妙去处:黄龙。 黄龙在黄龙沟位于松潘县志东约35公里处,是玉翠山中一条南北向的沟谷,长约七八公里。 这条沟的奇妙之处是沟底的岩石,晶莹光滑,类似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岩石跌宕起伏,顺着山沟,曲折蜿蜒,犹如一条黄龙盘旋而上。 黄龙的奇异的景色。 使它拥有“黄龙天下绝”的美称。 旅游服务去九寨沟旅游以春末至秋初为宜,九月底至十月最佳。 如果是旅行团前往,游九寨沟、黄龙,则由导游带领游览,一般不会放过比较精彩的景点。 如是自行前往,游览囊线可安排3-5天,以5天为宜,第一天游宝镜岩景区和树正景区,第二天游日则景区,第三天游剑岩景区,第四天游长海景区,第五天游扎如景区,如只有3天时间,则先后游日则、剑岩景区、长海景区和树正、宝镜岩景区。 省去扎如景区,同时游程也紧凑一点。 九寨沟黄龙季节提示九寨沟春天平均气温为 6 度至 12 度,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明媚,日照充足,夜晚气温较低,旅游者着衣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更换,白天着体恤或薄外套,早晚可穿大衣。 各种防晒及保湿用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九寨沟夏平均气温为 13 度至 21 度,昼夜温差较小,白天日照强烈,夜晚较为凉爽,旅游者可轻装上阵,切记带好各种防晒用品。 九寨沟秋平均气温为 4 度至 13 度,昼夜温差很大。 此时九寨沟进入雨季,阴雨天气较多。 晴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雨天气温较低。 旅游者着衣应带好防风保暖衣物及雨具,防晒用品也是不能少的。 九寨沟冬天均气温为 0 度至 3 度,昼夜温差不大。 此时九寨沟天气干冷,请旅游者带足保暖用品和保湿用品,建议多食水果。 下雪后很刺眼,请带一副太阳镜。
本文地址: http://www.xiaojiuz.com/zuixinwz/097c73e11ef325fd1a4e.html